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道 外媒稱,一項小規(guī)模的新研究顯示,如果晚上睡覺時打開臥室的窗子或門,或許能很容易地獲得更好的睡眠質量。
據合眾國際社網站11月27日報道,荷蘭研究人員利用高科技方法跟蹤了17名健康志愿者5個晚上的夜間活動情況。有些參與者睡覺時將臥室的門或窗打開,從而使房間通風更好,而其他人沒有這么做。
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環(huán)境學研究人員阿西特·庫馬爾·米什拉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稱,結果顯示,在通風更好的房間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更低(人體會自然呼出二氧化碳),這一點似乎與更好的睡眠質量有關。
該研究小組11月22日在《室內空氣》期刊上發(fā)表報告說:“臥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較低意味著睡眠深度增加、睡眠效率提高和醒來的次數減少。”
一位美國睡眠專家說,夜間環(huán)境對睡眠質量很重要。
史蒂文·范西爾弗博士說:“這項研究確實提醒我們,所有的臥室都不一樣,我們的睡眠質量肯定受到了夜間周圍環(huán)境的物理特性的影響。”范西爾弗是紐約市萊諾克斯希爾醫(yī)院睡眠醫(yī)學中心的負責人。
他說,雖然人們早就知道在較涼爽的環(huán)境中睡眠質量更高,但“室內空氣質量問題可能與睡眠質量有關這一點并沒有得到太多關注”。
范西爾弗還說,進一步的更細致研究可以提供更深入的見解。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