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鳴談微信:最強的地方也是它最弱的地方
問:但是騰訊現在也有他的微營銷,以后會不會對你們形成一種威脅呢?
曾鳴:不會。不過如果大家講微營銷,可能兩年前對它的向往程度和期待目標,在今天其實已經被證明大部分是不能實現的,特別是最近這一年大家都看到了,在騰訊這個平臺上有商業(yè)的機會,但是商業(yè)的機會只有這么大的空間,這個是非常清楚的。就是你不可能在朋友圈里面天天發(fā)商品,你也不可能在朋友圈里面去找商品,因為它就不是這樣的信息溝通渠道。
所以任何東西最強的地方也就是他最弱的地方,當你把這個地方當做你社交的平臺的時候,你不會希望有太多的商業(yè)元素在里面。如果說在2013年微信爆炸性成長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微信對商業(yè)會有很大的沖擊,但是我覺得這兩年做下來,大致趨勢其實更加證明了我們當時的判斷是對的。
就像QQ一樣,QQ在PC時代如日中天,但是它花了那么大的力氣做拍拍,當時也只有PC淘寶10%左右的銷售額。所以這就是我講到的,在社交的環(huán)境下,肯定會衍生部分的商業(yè)行為,但是在社交圈內商業(yè)不可能成為它的主流行為。
問:您不認為微信是你的競爭對手,因為本身生態(tài)格局不一樣,但是微信的勢頭的確是很猛的,現在從數據來說,用戶已經超過9億,并且每天有1.5億人同時在線,業(yè)界認為阿里巴巴很難超越這個數字。馬云都說“我開始害怕微信了”,您怎么評論?
曾鳴:每天有1億多人上淘寶買東西,從商業(yè)的角度來說,你說哪個影響力更大?這都是要相對看的。微信的一天1.5億人同時在線談的是什么,有多少人在聊商業(yè)的事情,有多少行為會轉化為商業(yè),這兩個其實不太具備可比性。
第二,那句話引用時也是脫離了場景,那句話是馬云2013年年底的時候說的,為了激勵內部全部往移動互聯(lián)網加速轉型,講微信的增長速度非?膳,并不是說我們覺得微信要贏我們了,我們恐慌了,其實完全不是那個意思。而是說你看微信現在這種增長速度,證明了移動互聯(lián)網的巨大的潛力,我們移動互聯(lián)網的轉型多快,那是啟動了阿里半年的ALL-IN 無線的戰(zhàn)略,是在那個場合下說的話,這又被某些人搬出來變成2015年好像馬云怕了微信,這個又扯得完全不搭邊了。
曾鳴談雙十一:這是生態(tài)的力量,不是我們計劃得了的
問:從2013年開始,雙十一在天貓上完成了350億的銷售額,2014年完成了571億,今年達到912.17億。今年我們都可以明顯地看到,阿里巴巴整個的系統(tǒng)已經升級了,在很大的一個操作禮堂。我們想了解一下它的運營、策略、推廣、市場等方面的情況,也就是這整個大體系是怎么運作的。
曾鳴:我覺得這中間有兩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它們是雙面的。兩方面都要講到才是一個完整的圖。
方面一:這個技術平臺本身是基礎。我們既然講技術革命帶來的商業(yè)革命,那你技術首先就要過硬,所以阿里巴巴這5年其實花的最大的工夫是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譬如今年每秒鐘完成的支付筆數,都已經打破了全世界的記錄;由于在技術的穩(wěn)定性、容錯率、異地備份、數據庫的創(chuàng)新等上的努力,簡單來說就是怎么樣支持海量的用戶在瞬間完成交易,所以這套體系絕對是全球領先的。
方面二:回到生態(tài)。為什么每年雙十一都能給全世界一個驚喜,而且每次都超過我們自己的預測,這就是生態(tài)的力量。因為是所有人的參與,這不是一個完全計劃驅動的事情。比如說賣家的創(chuàng)造力跟他的參與激情,包括2013年快遞爆倉之后,一方面大家看到了快遞這個行業(yè)巨大的潛力,另外一方面他們學習能力也非常強。每次雙十一之后海量的包裹,他都能夠在兩個星期之內全部發(fā)完,這也是一個世界奇跡。像今年也是,沒有出現任何爆倉的現象,這對快遞公司來說,真的是每個快遞點的老人、孩子、家屬,所有能調動的力量都調動起來了。這其實是由生態(tài)的社會化而帶來的巨大彈性跟創(chuàng)造力,不是一家公司能做出來的事情。
問:這套體系背后是中國的團隊還是國際的團隊來支持呢?
曾鳴:當然是中國的團隊,全是我們自己研發(fā)的。我們從2009年開始,就堅持自己做云計算,在云計算基礎之上所有的大計算、大數據的計算也都是自己做的。
實際上你可以想一想,全世界沒有公司能夠賣這樣的機會給你,唯一能夠接近這樣的技術能力的只有兩三家互聯(lián)網公司,它不可能把自己的核心技術給你,其他的公司根本就沒有出現這個狀況,因而也就沒有能力服務。所以完全是我們自己獨立研發(fā)的,而且這也是實戰(zhàn)的好處。雙十一對我們來說就是每年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你是否能過去很快就會得到驗證,沒有任何虛的東西。
所以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其實我們最緊張的就是前面一分鐘,即12點01分。因為那一分鐘是一天的峰值,可能會涌進來兩千萬人,如果那一分鐘我們扛住了,后面肯定就全扛住了,所以我們最緊張的是那一分鐘。假如那一分鐘系統(tǒng)崩潰了,我們就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夠再修復使其正常運轉。特別是今年是實況轉播,還是有點兒緊張的。但的確是因為這個技術的積累,那個數字我們還沒來得及緊張就已經結束,過了10億了,這還是非常讓人興奮的。所以這是我講的第一個方面,那就是你既然是技術創(chuàng)新帶來的商業(yè)革命,技術就一定要創(chuàng)新,一定要過關。
問:剛才說的雙十一,其實你們會有很多模仿者,模仿者會帶來很多東西,譬如阻礙力、刺激力、超越以及競爭……對你們來說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
曾鳴:這個其實影響真的不大。
第一,生態(tài)里面,模仿的人其實對你是一種認同,認同了才會模仿。所以實際上這種認同就是對你模式的一種促進。所以這是第一點。
第二,他既然是模仿就不可能超越你。
第三,生態(tài)本身就是一個共享的生態(tài),你做出了這樣的一個大餅,它一定會有溢出效應,溢出效應自然地就會給別的物種創(chuàng)造生存的空間。
問:在這么多年里面,你覺得整個工作過程中,最難的地方在哪里?
曾鳴:回到最后還是人的事情是最難的,因為畢竟業(yè)務發(fā)展太快,你總是感覺到跟不上,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團隊、還是整個的組織的擴張速度,的確是疲于奔命,所以讓團隊的整體能力快速成長起來,一直是我們最大的挑戰(zhàn)。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