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一個人的很多好的習慣的養(yǎng)成和童年的美好記憶,都發(fā)生在小學階段。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家教是言傳身教的陪伴。
金秋季節(jié),豐收在即。由中南出版?zhèn)髅郊瘓F旗下湖南教育出版社聯(lián)合眾多業(yè)內(nèi)名家精心打造的家教類重磅力作《這樣愛你剛剛好》(小學段6冊)日前正式面世。該叢書由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創(chuàng)始人朱永新,著名教育家、中國青少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擔綱主編。與常見的家庭教育圖書相比,它不是某一位作者的個人體會和心得,而是四十余位國內(nèi)家庭教育專家集體研究和討論的結晶,具備完整、科學的體系,代表了我國家庭教育發(fā)展的主流。這是一套專為新生代父母量身定做的家教教材,根據(jù)孩子的年齡段劃分,從孕期到大學,每年1種,共20種,其中孕期1種、學前6種、小學6種、中學6種、大學1種,旨在幫助父母了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成長經(jīng)歷的一些變化、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針對新生代父母的難點和疑點,解疑釋惑,建言獻策,為中國新生代父母成長提供科學的指導。書中內(nèi)容以理論和案例交互呈現(xiàn),既具備理論的高度,又具有實操的溫度,兼具可讀性、趣味性、實用性。書中作者皆為著名育兒專家,他們在分享多年育兒經(jīng)驗和心得的同時,手把手傳授讀者育兒知識和技巧,實乃一套不可多得的實操性家教百科。
孩子是上天賜予父母的禮物,但他沒有自帶成長說明書。對于家長來說,初為父母的喜悅尚未平復,對孩子成長的諸多憂慮可能已接踵而來。或許你以為,孩子上學就好了,然而,事情并不如你所愿。作為父母,你需要學習的東西,還真不少。
一年級:培養(yǎng)習慣最佳期
“我上一年級啦!”孩子揚著興奮和驕傲的小臉,對他的新角色充滿好奇和期待。一年級的孩子,身心處于迅速發(fā)展又比較特殊的時期,他在邁進童年的同時,還存留著許多幼兒的痕跡。帶著這兩個發(fā)展時期交替轉換的特點,他開始脫離父母,獨立走向一個全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這個轉變對他來說是多么巨大而重要,可想而知又會遭遇多少手忙腳亂,甚至意外頻出。在他真正長大的開始,在他學校生活的起點,在他的良好習慣形成之初,在他的閱讀世界拓廣之際,作為父母的您,該如何鼓勵他、幫助他、引領他、陪伴他,又該如何適時鞭策他、適度放開他,并跟他一起適應和面對、一同學習與成長?
二年級:“秘而不宣”變化期
經(jīng)過一年的歷練,孩子終于結束了有些手忙腳亂的一年級,開始了相對平穩(wěn)的二年級生活。也許您會覺得松一口氣,各種應接不暇的事務性工作告一段落,孩子也開始按部就班地學習,可以“享受”一下小學生活的歲月靜好了。但靜水流深只是表面現(xiàn)象,孩子的成長并不會停滯不動,他們可能大部分時間在進步,但有時也會開一下倒車。這種發(fā)展的暗流會隱藏在孩子的言行舉止、學業(yè)表現(xiàn)、情感品德的逐步成熟中,二年級就是這樣有些“秘而不宣”的階段。您可能在這個階段不太容易發(fā)現(xiàn)孩子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但又覺得孩子好像跟以前不一樣了。
三年級:生命成長關鍵期
三年級是孩子生命成長的一個關鍵期,預示著發(fā)展的多種可能性。一方面,隨著孩子的大腦發(fā)育,三年級(8歲左右)時,大腦約重1400克,已接近成人腦的重量。大腦對信息的接收和傳遞越來越趨于定向選擇,孩子的思維越來越靈活、反應越來越快,行為也越來越敏捷。另一方面,隨著孩子生活接觸面的擴展,他們的社會性興趣獲得進一步發(fā)展,喜歡探索新奇,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不斷顯現(xiàn),在成長過程中更多地需要他人的肯定和鼓勵。
進入三年級,孩子將迎來成長的新機遇,您與孩子也可能遭遇新的問題與挑戰(zhàn)。比如孩子成績的波動、孩子自理能力的養(yǎng)成以及孩子提出的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等等。對于家長來說不僅需要學會科學的教育方法,更需要一份積極健康的好心態(tài)。
四年級:性格能力雙長期
帶著青澀的童稚感,四年級孩子逐漸出現(xiàn)個性和能力的明顯差異。他們會在一道難題面前“死磕”,會為集體和他人投入時間和精力;他們還學會了向成人“討要說法”,不再處處言聽計從。面對學習任務日益加重,身心發(fā)育漸趨成熟,人際交往逐步深入,孩子的成長心事您可曾體察,又將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平穩(wěn)發(fā)展?
家庭不僅是孩子接受愛的場所,更是孩子付出愛的首站。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應該教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尊重;控制情緒,自我調(diào)節(jié);教孩子感恩并不等于讓孩子補償自己,而是讓孩子懂得愛,學會愛,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做到臨危不亂。
五年級:浮躁不安叛逆期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由混亂—成長—平衡發(fā)展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有相對平靜的階段,也有因成長而浮躁不安的時期,五年級的孩子就處于后一個時期: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了,他們反感被控制,開始與父母作對了;競爭是他們喜歡的對抗方式,哪怕在斗嘴中取勝也會讓他們成就滿滿;哄騙式表揚失效了,他們更關注對自己內(nèi)在品質(zhì)的評價,喜歡被尊重的感覺;他們不再什么話都對父母說,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父母們要了解孩子的這些變化,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還要努力營造一個理性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父母們要做到這些不容易。盧梭曾說:“孩子生而為孩子,父母卻并非生而為父母。”愛孩子并不代表就能教育好孩子,認識到這一點,父母們就不能放棄自我成長,要讓自己的成長來引領孩子的成長。也許有一天父母們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讓我的生命走向開闊的,是孩子!
六年級:好奇敏感青春期
轉眼間,您的孩子到了十一二歲的年紀,他讀六年級了。六年級,身體剛剛發(fā)育的少年。他們感覺到身體奇妙的變化,他們對生命充滿了好奇。身體上剛發(fā)育的種種,使他們變得敏感,脆弱,經(jīng)常處于情緒的疾風驟雨中。他們對人生似懂非懂,卻希冀自己像一個大人,用理知的價值去評價周圍的人和事,但他們又常常情不自禁,沉溺在少年的心事里,不懂訴說。
青春恰如春天枝頭的那點新綠,顫顫巍巍,悸動而美好。作為父母,你將怎樣呵護這宛如新生的青春期呢?
青春期的孩子好奇而又敏感,作為父母,任何不恰當?shù)呐e動,如當著眾人的面談論孩子的外表,評點孩子的優(yōu)點和不足,不敲門就走進孩子的房間等等,都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情緒反彈。父母應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相互友好溝通和商討,不能命令式的發(fā)號施令。
小學階段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一個人的很多好的習慣的養(yǎng)成和童年的美好記憶,都發(fā)生在小學階段。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家教是言傳身教的陪伴。
主編簡介
朱永新
全國政協(xié)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教育實驗發(fā)起人,中國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
孫云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研究員,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