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9,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国产在线 永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爆门事件

<ol id="3acob"><nobr id="3acob"><kbd id="3acob"></kbd></nobr></ol>

  • 
    
    <sup id="3acob"></sup>

  • <sup id="3acob"></sup>
  • 首頁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馮瑋:日本“假道入明”,初現(xiàn)侵華野心|學術劇6.1

    文章來源:騰訊文化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6-08-22 16:46:27

    [摘要]占領像一把匕首指向日本的朝鮮半島,以及在朝鮮半島后面的中國,是日本久有的野心。16世紀末,豐臣秀吉向朝鮮國王提出“假道入明”,即經(jīng)朝鮮進入明代中國,是這一野心的最初顯露。

    著名旅日華裔作家陳舜臣在《中國人和日本人》一書中指出:“中國是一面向前走,一面樹立路標的民族,而日本則是依靠路標走過來的民族!睗h字、儒教、佛教、律令制……都是日本前行的路標。但在對外戰(zhàn)略方面,和崇文、將南蠻北狄西戎東夷視為“化外之民”的中國相比,尚武的日本卻明顯和中國分道揚鑣,南轅北轍。自16世紀末向朝鮮提出“假道入明”、初顯侵華野心,到21世紀提出“奪回強大日本”,500年來日本的對外戰(zhàn)略留下了何種印痕、軌跡?中國的應對留下了哪些經(jīng)驗、教訓?本季《學術劇》將回答這些問題。

    按照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斯皮克曼提出的“邊緣地帶理論”,朝鮮半島是典型的“邊緣地帶”——海外進攻大陸的“灘頭陣地”和大陸防御海外進攻的重要防線。因此,幾個世紀以來,圍繞朝鮮半島的沖突接連不斷,按韓國前總統(tǒng)金大中在《建設和平與民主》一書中的說法即,“朝鮮的歷史是這個國家的人民對其地緣政治命運的挑戰(zhàn)史”。

    占領像一把匕首指向日本的朝鮮半島,以及在朝鮮半島后面的中國,是日本久有的野心。

    16世紀末,豐臣秀吉向朝鮮國王提出“假道入明”,即經(jīng)朝鮮進入明代中國,是這一野心的最初顯露。

    馮瑋:日本“假道入明”,初現(xiàn)侵華野心|學術劇6.1

    朝鮮半島地形圖

    1582年6月,欲以“天下布武”使日本結束戰(zhàn)國時代、復歸統(tǒng)一的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中命歸黃泉?椞镄砰L的屬下豐臣秀吉取而代之,并在平定九州的同時,將入侵華夏飲馬中原,作為首要戰(zhàn)略目標。

    1586年3月16日,豐臣秀吉在大阪城會見了前往日本傳教的耶穌會副管區(qū)長加斯帕·科艾洛(GasparCoelho),毫不隱晦地宣布了侵略中國,“使威名傳至后世”的野心。這也是他侵華野心的首次公開顯露。8月5日,豐臣秀吉向各路大名發(fā)出命令:“征服明朝的計劃已在考慮之中。當充分利用征伐叛逆的島津氏(按:九州薩摩藩藩主)之良機,構建侵略態(tài)勢!

    1591年6月,豐臣秀吉向朝鮮國王提出“假道入明”的要求,理所當然遭到由明朝皇帝冊封的朝鮮國王的拒絕。對此結果早有預料的豐臣秀吉,遂以此為借口,發(fā)動了侵朝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日本稱“文祿、慶長之役”,朝鮮稱“壬辰倭亂”。

    1592年正月,豐臣秀吉命令各路大名前往名護屋(今佐賀縣唐津市鎮(zhèn)西町名護屋)集結,組成了第一次遠征軍約16萬人。1592年4月12日,日本各路大軍向朝鮮發(fā)起猛攻,迅速逼近朝鮮京城漢城。朝鮮國王宣祖棄城逃往開城,漢城陷落。

    接到攻陷朝鮮京城的戰(zhàn)報后,豐臣秀吉即提出了征服中國大陸后的25條“分國”方針,其中第18條稱,后陽成天皇可在1594年行幸大唐都城北京,北京一帶可作為天皇領地。第19條則許愿由繼承他關白一職的養(yǎng)子(侄子)豐臣秀次任“大唐關白”,獲北京周邊土地“知行權”(領有權),狂妄野心可見一斑。

    1592年5月27日,日軍渡過臨津江,兵不血刃進入開城,朝鮮國王宣祖逃往平壤,日軍隨后向平壤進犯,宣祖再次棄城北逃,日軍順利占領平壤。至此,朝鮮“三都”(京城、開城、平壤)全部淪陷。

    “三都”淪陷后,朝鮮國王遣使向明朝求援。當時,明朝廷已明確意識到,“關白之圖朝鮮,其意實在中國”,當即決定發(fā)兵援朝。1592年12月23日,明朝廷派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統(tǒng)薊、遼、冀、魯各路兵馬,克期東征。

    馮瑋:日本“假道入明”,初現(xiàn)侵華野心|學術劇6.1

    豐臣秀吉畫像

    中國軍隊在李如松率領下踏過冰封的鴨綠江和八千余朝鮮軍會合。1593年元月5日,中朝聯(lián)軍包圍了駐屯平壤的日軍,并于7日發(fā)起總攻并奇襲了日軍糧倉,將其燒毀,明朝策士沈惟敬更威脅日軍,稱明朝四十萬大軍即將到達,要求日軍撤出朝鮮京城。此計果有震懾作用,令豐臣秀吉要求明朝遣使會談,并提出了7項媾和條件:

    1.日本天皇迎娶明皇帝公主作為皇妃;

    2.重開日明官、商貿易;

    3.兩國簽署通好誓約;

    4.向日本割讓朝鮮8道中的南部4道(慶尚、全羅、忠清、京畿);

    5.將朝鮮1名王子和12名大臣作為人質送往日本;

    6.將加藤清正捕獲的2名朝鮮王子送還日本;

    7.朝鮮簽署永不與日本為敵的誓約。

    1595年9月1日,明朝使節(jié)進入大阪城,遞交了明萬歷皇帝給豐臣秀吉的國書。見國書稱“特封爾為日本國王”,卻只字未提7項要求,豐臣秀吉勃然大怒,決意再次出兵征伐。這場戰(zhàn)爭因發(fā)生于1598年,故日本稱“慶長之役”,朝鮮稱“丁酉再亂”。

    1597年2月,豐臣秀吉集結12萬兵馬再次進犯朝鮮,并在朝鮮南部分兩路侵入慶尚、全羅、忠清三道,濫殺無辜,慘不忍睹。據(jù)日方醫(yī)僧臼杵安養(yǎng)寺僧慶念在《朝鮮日日記》中的記載:“日軍士兵恣意砍殺,被綁在竹竿上的朝鮮人的尸首腐爛發(fā)臭。父母哭兒子,兒子尋父母,其慘狀前所未見”;“城內無分男女皆被殘殺拋尸”。由于此次侵略,豐臣秀吉命令不問男女僧俗,皆以鼻子取代首級邀功,由“軍目付”(監(jiān)軍)清點并出具“鼻請取狀”,因此,日軍不僅大肆虐殺,而且將數(shù)以萬計的朝鮮男女老幼削去鼻子,并在京都方廣寺前建立“鼻塚”。據(jù)統(tǒng)計,其中所埋鼻子總計近2萬。

    馮瑋:日本“假道入明”,初現(xiàn)侵華野心|學術劇6.1

    描繪日軍在釜山登陸情形的朝鮮畫卷・釜山鎮(zhèn)殉節(jié)圖。

    但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中朝聯(lián)軍很快阻遏了日軍的攻勢,并迅疾轉入戰(zhàn)略反攻,連戰(zhàn)皆捷。1598年8月18日,在伏見城內失望至極的豐臣秀吉抑郁而終,終年63歲。臨終留下辭世歌一首:“隨露珠凋零,隨露珠消逝,此即吾身。大阪之往事,宛如夢中之夢! 根據(jù)豐臣秀吉遺命,日本秘不發(fā)喪,并以豐臣秀吉的名義指示在朝各軍撤退回國、力爭最體面的議和。但是,早已獲知日本圖謀的明、朝聯(lián)軍不舍窮寇,乘勝追擊。

    1598年9月,中朝聯(lián)軍連續(xù)在海上截擊撤退回國的日軍艦隊,使日軍遭受重創(chuàng)。11月19日,中朝聯(lián)軍和日軍在慶尚道露梁附近海面展開了“文祿·慶長之役”規(guī)模最大的海戰(zhàn)——露梁海戰(zhàn)。此戰(zhàn)日軍遭毀滅性打擊,被擊沉、焚毀戰(zhàn)船約400艘,傷亡數(shù)萬人。不過,中朝水師亦損失慘重,朝鮮名將李舜臣和明水師將領鄧子龍雙雙戰(zhàn)死。當年年底日軍全部撤回。首次侵華嚴重受挫。

    馮瑋:日本“假道入明”,初現(xiàn)侵華野心|學術劇6.1

    描繪朝鮮之役海戰(zhàn)戰(zhàn)況的圖畫

    (作者:馮瑋;編輯:胡子華、張寧;文中圖片皆系編者所加,圖片來自網(wǎng)絡。本文系騰訊思享會獨家約稿,其它媒體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馮瑋:日本“假道入明”,初現(xiàn)侵華野心|學術劇6.1

    馮瑋,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員。20世紀90年代初赴日本京都大學留學。自1995年先后任日本神奈川大學客座研究員、韓國高麗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慶應大學客座教授。專著有《日本通史》、《日本經(jīng)濟體制的歷史變遷——理論和政策互動》《〈菊花與刀〉精讀》《中國人和日本人:對歷史與現(xiàn)實的比較•反思•批判》《日本的智慧》等,曾獲上海市教學科研成果一等獎、復旦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近年活躍于各類媒體并發(fā)表國際時政評論文三百余篇。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首頁推薦
    熱門圖片

    新聞熱點

    2016-07-19 13:02:28
    2016-07-23 09:38:13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