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發(fā)聲的魅族科技近日因副總裁楊柘的一條微博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有趣的是,這條微博并不是魅族有新動作的信號,反而是2017年魅族不會有新動作的預告。
這兩年,魅族及其子品牌魅藍呈現(xiàn)出一種頗為神奇的態(tài)勢。去年接連發(fā)布新款,可以稱之為“馬拉松”式的發(fā)布會,今年卻只舉行了幾場。有人分析說去年魅族瘋狂發(fā)新款手機是為了銷量,然而結果并不理想,與其他互聯(lián)網手機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了。
這當然并不是魅族自己的錯,與行業(yè)趨勢也有非常大的干系。智能手機市場正在走向寡頭壟斷的態(tài)勢,三星、蘋果、華為、OPPO、vivo以及小米已經瓜分了絕大部分的銷量,而且這一趨勢還在不斷增強中。中小手機品牌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內存價格的持續(xù)上漲,更是缺乏議價權的中小手機品牌的噩夢。
當年魅族與小米可以稱為一時瑜亮,何以淪落至此呢?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偏執(zhí)和不妥協(xié)。幾乎所有主流手機品牌都在妥協(xié),蘋果出了大屏系列,華為、小米開始進軍線下,主流品牌輪番加碼拍照功能。而魅族和魅藍呢,就像是時代的落伍者一樣,固執(zhí)地守著自己的產品,以為這個世界還像過去一樣,依靠產品就能取勝。
我們可以看看手機掌舵人中的固執(zhí)者羅永浩也開始加注線下,時不時在微博上宣傳線下加盟店。而魅族呢,我們并未看到他們有任何妥協(xié)的舉動。魅藍用上一款高通驍龍芯片都值得“煤油們”唏噓一陣。
最近幾年,智能手機市場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手機品牌已經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傳統(tǒng)領域,而積極拓展,在競爭對手的腹地掀起一場場戰(zhàn)爭,這才是手機品牌的存活之道。你的產品怎么樣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產品與別的產品相比,是不是有更強的渠道,有更大數(shù)量的備貨,或者有更好的代言人,投放更多的廣告。
魅族或許是吸取了去年的教訓,重新開始珍惜自己的品牌,但將重注壓在一款手機上是沒有什么未來的。因為消費者已經細分得非常嚴重,有喜歡大屏的、有喜歡拍照的、有喜歡性能強的。一款手機無法拯救任何一個公司,唯有順應時勢才能重新掌握自己的命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C114中國通信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