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9,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国产在线 永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爆门事件

<ol id="3acob"><nobr id="3acob"><kbd id="3acob"></kbd></nobr></ol>

  • 
    
    <sup id="3acob"></sup>

  • <sup id="3acob"></sup>
  • 首頁 > 科技 > 通信 > 正文

    手機銷量首超蘋果 華為是如何成優(yōu)等生的?

    文章來源: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7-10-23 15:04:53

     

    10月20日,華為Mate10在上海發(fā)布,這家中國手機公司每年的年度旗艦手機發(fā)布都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幾年前,這種光環(huán)還屬于蘋果和三星。但現(xiàn)在,華為手機銷量首次超越蘋果,并繼續(xù)保持著昂揚的“漲姿勢”。幾年前,中國手機梯隊還扮演著代工廠和勞務輸出的角色。但現(xiàn)在,世界排名前六的手機廠商,中國品牌占據(jù)四席,成為中國制造一枚光閃閃的新名片。

    實際上,華為早已站在世界電信設備領域的巔峰,令外界驚嘆的是,它用五年時間華麗變身為手機制造領域的強者。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微博)曾指出,強國夢要從“強企”開始。正是這些沖殺在世界頂尖競技場的中國公司們讓中國制造有了更深的積淀與更高的突破。

    華為手機的進化史為中國制造高端化轉型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現(xiàn)實樣本。

    銷量首次超越蘋果

    華為手機的華麗升級

    五年前,當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喊出“超過三星、蘋果”的口號時,外界對這個“初生牛犢”一笑而過,余承東還由此得了個“余大嘴”的外號。不過,現(xiàn)在手機江湖的各大門派再也沒人小覷華為,華為手機在銷量上開始華麗地超越蘋果。

    在Mate10中國發(fā)布會上,余承東宣布,前三季度華為手機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二,首次超過蘋果,而在中國市場繼續(xù)保持第一。

    此前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種變化,其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6月至7月全球智能手機銷量,華為首次超過蘋果。

    余承東還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華為手機的成績單:出貨量高達1.12億臺,發(fā)貨同比增長19%,收入同比增長30%。“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我們的收入增長要高于出貨量增長,這說明我們在中高端市場的表現(xiàn)更好。”據(jù)了解,前三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增長最快的是歐洲、日本、中國,然后是亞太、中東,在美國也是蓄勢待發(fā)。

    盡管市場份額高歌猛進,但是余承東強調,單純的市場份額第一并非華為追求的方向。華為更希望在高端市場上超過所有的競爭對手、創(chuàng)新力超過所有的對手,當然完成這個艱難的目標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

    人工智能芯片加持

    繼續(xù)挺進高端市場

    幾天前,華為Mate10率先在德國發(fā)布,內置業(yè)界首款AI(人工智能)芯片成為關注焦點。在AI這一全球賽道上,華為又一次跑在前面。

    華為Mate10采用華為首款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據(jù)介紹,麒麟970采用的集成NPU(神經網絡單元)新架構,擁有高速聯(lián)接、智慧算力、高清視聽、長效續(xù)航等優(yōu)勢,在一顆小小的芯片上,集成了55億個晶體管。華為希望通過這一創(chuàng)新,為AI技術在應用領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為消費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手機人工智能體驗。

    人工智能給Mate10帶來怎樣的新體驗?首先是更聰明地拍照,拍攝過程中可智能識別13種場景并自行調整參數(shù),避免出現(xiàn)曝光、偏色問題;海量信息處理能力提升,比如智慧識屏功能,基于你的聊天內容,可將電影、餐廳等信息主動推送;另外一大賣點是手機秒變電腦,只用一根數(shù)據(jù)線就可以連接并將手機畫面投射到大屏上。

    當然,這只是人工智能在手機上的牛刀小試,一扇大門已經開啟。在余承東看來,未來的智能手機可以直接跟人交流,比如想查航班信息,只要問手機就行了,手機會感知你要干啥,它會提醒你:飛機晚了我給你換個航班!

    上一代的Mate9在11個月里賣出超過1000萬臺。余承東表示,希望Mate10銷量能沖上1500萬臺。“我們的價格是大大低于iPhone X,而且成本在上升,但我們沒有加價。”Mate10起步價3899元,其中保時捷版本售價8999元。

    直面蘋果三星

    華為是長跑型公司

    在業(yè)界看來,Mate10對標的是蘋果iPhoneX、三星Note8這兩大機皇。余承東在現(xiàn)場演講中稱,在很多技術上都是秒殺競品。

    當被問及市場份額超越蘋果,華為與蘋果之間還有哪些差距時,余承東也坦承表示,品牌力和生態(tài)尚有差距。

    他表示,華為的成功是長期重視研發(fā)、服務,以客戶為導向的結果。“24年前我加盟華為時,華為還只是一家小公司,但重視研發(fā)投入,去年華為投入研發(fā)資金為110億美元;另外華為的文化是強調奮斗和自我批判,我們是長跑型,不是營銷吹牛型公司。”

    今天站在高處的華為手機,崛起并非一日之功。經過3G時代短暫的美好,2011年上位的小米模式沖擊“中華酷聯(lián)”格局。當友商們還在固守,這一年華為手機開始轉型。華為總裁任正非要求華為手機以利潤而非規(guī)模進行布局轉型。時任華為終端掌門人的余承東屢屢被任正非敲打。大幅削減機型、產品銷量不理想,在質疑聲中,華為手機度過了“驚心動魄”的2012年,余承東后來回憶說那是轉型最艱難的一年。

    “我們堅持的最核心一點,就是質量優(yōu)先,寧可少賣,也要讓每一個消費者滿意。”華為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曾對北京晨報記者感慨,一點一滴走來很艱難,直到2013年P6、2014年Mate7兩款明星成功,華為在中高端市場終于取得突破,之后的每一代旗艦手機都是爆品。當很多同行為盈利而奔忙,華為手機已大踏步走在利潤驅動的軌道。如今的華為手機喊出了“非極致不為”,就如Mate10所呈現(xiàn)出的創(chuàng)新與實用的完美融合,打出了自己的節(jié)奏。

    華為榜樣與現(xiàn)實競爭,讓更多的中國手機品牌開始拋卻浮躁,靜心炮制精品,F(xiàn)在在全球手機榜單前六名中,除了三星和蘋果,就是一眾中國面孔——華為、OPPO、小米、vivo。

    全球影響力攀升

    起飛引擎是巨大的研發(fā)投入

    《華為研發(fā)》作者張利華認為,華為手機終端成功實現(xiàn)轉型的寶貴經驗有:定位定戰(zhàn)略統(tǒng)一思想,壓倒性資源投入確保投入先勝于競爭對手;人才為先,特別是擅打硬仗的領軍人才為先;瞄準利潤最豐厚的中高端堅持精品戰(zhàn)略堅持不懈;致力打造核心競爭力,通過迅速引入業(yè)界專業(yè)人士將短板快速轉化為長板……

    在業(yè)界看來,手機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在于華為公司舍得投入。

    2011年10月18日任正非在內部定調:“華為應大幅提升在手機終端上的研發(fā)和品牌投入,至少在預算和投入上勝過競爭對手。”

    其實不只是在手機終端上,迄今為止華為累計投入3130億元用于研發(fā)創(chuàng)新,并在全球建立了36個聯(lián)合創(chuàng)新中心,16個研發(fā)中心,累計獲得62519件專利授權,通過多年持續(xù)積累,華為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專利申請企業(yè)。2016年,華為在研發(fā)上投入764億元,研發(fā)投入占營收的比例高達14.6%。“我們投入的是未來,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在投入。”余承東說。

    當然,華為仗劍江湖的背后,還有其 “視質量為生命”的質量觀和“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創(chuàng)新理念。而創(chuàng)新與變革是華為持續(xù)成長與強大的兩大利器。

    隨著業(yè)務在全球增長,華為品牌影響力也坐上了火箭。在國際品牌咨詢公司Interbrand發(fā)布的2017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上,華為已上升至第70位;《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華為以785億美元的總營收排名第83位,首次躋身世界100強。并且在凈資產收益率榜單上,位列中國企業(yè)首位。

    1987年,任正非在一棟居民樓里創(chuàng)立華為,今天華為18萬名員工遍布全球。2013年,華為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商。華為還能在手機行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奇跡嗎?華為需要時間繼續(xù)成長,我們拭目以待。北京晨報記者 焦立坤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