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8月26日消息(岳明)近日,中國電信公布了“中國電信云計算相關軟件(2016年)集中采購服務器虛擬化軟件”項目的中標結果,本次集采共有華為和新華三兩家企業(yè)中標,華為份額領先新華三緊隨其后。
本次集采有幾個顯著的特點,第一是規(guī)模大,這是中國電信集團繼2014年后,時隔兩年再次啟動大規(guī)模的虛擬化軟件集中采購,預估為8000CPU授權的規(guī)模較2014年有了大幅增長。
其次是極高的準入門檻,中國電信對虛擬化軟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衡量標準上更是從虛擬化功能、性能、穩(wěn)定性、數(shù)據(jù)庫承載等全方面進行考慮和評判。此外,為了與網絡智能化重構的戰(zhàn)略目標相匹配,中國電信還明確要求虛擬化軟件需要具備與SDN/NFV以及電信云平臺對接的能力。
第三是民族廠商的全面崛起,華為和新華三在虛擬化領域內的崛起,開始對VMware、微軟、紅帽、思杰等廠商造成了很大壓力。以中國電信為例,它很早就開始在云計算方面的嘗試,但一開始的時候并不是集團集采,而是各個省分運營單位自己搞;當時,中國電信的很多云平臺都是選擇的VMware,因為VMware的vSphere在當時是最成熟的。還有一點,在當時沒有多少選擇的余地。
但眾所周知,VMware的產品有著很顯著的特點,不開源、價格昂貴、收費方式奇葩,對于一些特定需求的定制化服務能力差。VMware的產品特點,用于對成本不是很敏感的企業(yè)級市場尚可,但在面對規(guī)模急劇擴張的電信級云平臺時就很乏力,主要是因為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而且難以滿足運營商的特定需求。VMware的問題,放到另外幾家海外廠商身上也同樣存在,而且他們的技術實力還不如VMware。
對于中國電信來說,原來的合作伙伴不給力,自身的研發(fā)能力又有限,就必須要找到一些有實力、有意愿、有擔當?shù)男禄锇椤T谶@個時候,華為和新華三站出來了,各自的FusionSphere和CAS開始取代vSphere成為了運營商虛擬化軟件平臺部署的首選。
其實,不僅僅是在中國電信,在整個國內的服務器虛擬化市場上,華為和新華三都在快速的增長,以VMware為代表的海外廠商份額在快速消退。根據(jù)計世資訊的研報,VMware的份額已經降至47.8%,你可要知道,在高峰期的時候,VMware的市場占比可是達到了驚人的80%。話說回來,在這個過程中崛起的為什么是華為和新華三,而不是那些傳統(tǒng)的做服務器或者做軟件的廠商,這個問題值得業(yè)界深思。
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C114中國通信網”的文章皆屬C114版權所有,除與C114簽署內容授權協(xié)議的單位外,其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聯(lián)系021-54451141。其中編譯類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對海外相關站點最新信息的翻譯稿,僅供參考,不代表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翻譯質量問題請指正。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