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9,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国产在线 永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爆门事件

<ol id="3acob"><nobr id="3acob"><kbd id="3acob"></kbd></nobr></ol>

  • 
    
    <sup id="3acob"></sup>

  • <sup id="3acob"></sup>
  • 首頁 > 健康 > 醫(yī)藥疾病 > 正文

    科普貼|預防肺癌,任何時候戒煙都不晚!

    文章來源:尋醫(yī)問藥網(wǎng)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7-07-20 10:22:29

      腫瘤的發(fā)病率一直在飆升,但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癌癥離自己很遠,沒有必要“杞人憂天”。

      其實,癌癥不是一種病,而是一類病,除了頭發(fā)、牙齒和指甲以外,幾乎人體所有的部位、器官和組織都可以發(fā)生癌變。以肺癌為例,中國肺癌的發(fā)病率居惡性腫瘤之首,且通常就那么“輕輕地來”卻很難“打發(fā)走”。

      癌癥離每個人都不遙遠,看似稀疏平常的吸煙之舉,就可能給自己、家人招來肺癌。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對疾病不聞不問,而是要主動做好預防措施,規(guī)避高危因素。下面就來聽聽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胸外二科主任醫(yī)師陳晉峰介紹的預防知識吧!

      “吸煙是導致肺癌最主要的原因。”陳晉峰強調,約87%的肺癌病例可歸因于煙草暴露,其中80%的男性和45%女性肺癌患者是由吸煙引起的。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24倍。

      因此,陳晉峰認為,“有效的控煙干預可明顯遏制肺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吸煙者即使中年戒煙,也會減少患肺癌的危險。對吸煙者來說,任何時候戒煙都不晚,但越早越好!”

      所以,不管是為己還是為他人,都應該趕緊戒煙!煙草燃燒可產生超過4000種化學物質,像多環(huán)碳氫化合物(如苯并芘),亞硝胺和芳香胺等,其中已確定的致癌物質就多達60多種。

      另外,二手煙的危害也不容小覷。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長期處于吸煙環(huán)境中的非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比正常環(huán)境中非吸煙者高30%。非吸煙女性嫁給吸煙男性后,患肺癌死亡的風險明顯高于嫁給非吸煙男性的女性。

      陳晉峰表示,吸煙與肺癌的發(fā)生呈劑量-效應關系,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每天吸煙25支以上,肺癌發(fā)病率為227/10萬,每天吸煙15-24支,肺癌發(fā)病率為139/10萬,每日吸煙1-14支,肺癌發(fā)病率為75/10萬。

      除吸煙之外,空氣污染、炒菜油煙、汽車尾氣、工業(yè)排放等是導致患肺癌的重要原因,石棉、砷的無機化合物、鉻、鎳、鎘化合物、煤焦油瀝青揮發(fā)物、電腦輻射、硫酸煙霧等也是肺癌的致病因素。

      陳晉峰建議,對于沒有吸煙史的非高危人群,除了要做到拒絕被動吸煙,也要重視并積極治療肺部慢性疾病、減少室內外空氣污染、家庭裝修后要保持通風換氣,每年應進行定期體檢篩查等,更要留心肺癌的“蛛絲馬跡”。

      肺癌是一種“狡猾”的疾病,早期基本沒有什么特別的癥狀。陳晉峰介紹,像刺激性干咳、咳血、胸痛、發(fā)熱、杵狀指、關節(jié)炎等這些平?此婆c肺癌無關的疾病,都可能是肺癌在跟你“報到”,要格外引起重視。

      癌癥防治要靠“早”,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將癌癥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陳晉峰強調,針對肺癌高危人群,即:年齡55-74歲且累計吸煙量≥30包/年,其中包括已戒煙時間≤15年者;年齡≥50歲且累計吸煙量≥20包/年,同時至少有一個除吸二手煙以外的風險因素;另外,煤礦工人、化學工人、油漆工人等“特殊工種”患肺癌的風險也比普通人要高很多,應盡早進行肺癌篩查。

      而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膳食可以有效預防肺癌的發(fā)生。水果、蔬菜,特別是十字花科蔬菜以及飲用綠茶等都對肺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日常飲食應多吃菌類、黑木耳、大蒜、海藻、芥菜及蜂王漿等食物。 忌高脂飲食、腌臘食品、動物脂肪、動物內臟、動物頭頸尾、油炸食品等。

      另外,有規(guī)律的運動對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陳晉峰介紹,在日;顒拥幕A上,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參與中高強度的運動,45-60分鐘有目的(如減重、健美、健身、比賽等)的運動更好。長久堅持,不僅會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御能力,更可以愉悅身心。

      專家介紹:

      陳晉峰:主任醫(yī)師、副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胸外二科副主任。擅長治療食管癌、肺癌、縱隔腫瘤等胸部腫瘤的手術治療,目前在研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工作,并參與一項國家863課題的研究。

    本文系尋醫(yī)問藥網(wǎng)(www.xywy.com)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