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運動競技的意義?奧林匹克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當然,也有人稱“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但是,當面臨著冠軍的爭奪時,在田徑場上,運動員是否會為了別人,而放下腳步呢?
10月15日,2017池州馬拉松比賽,出現了感人的一幕。一位黑人女跑者放慢了腳步,在補給處取水。
但是,她并不是為了自己補水,而是將水杯遞給了身旁的斷臂男選手。
對于徑賽來說,降速對成績是絕對有影響的。除非是被動的降速,一般情況下,選手都要保持自己的節(jié)奏和速度向前,很少會為了別人放慢速度。
這位黑人女選手的舉動,溫暖了很多人。
圖片中的斷臂男選手是任耀,8歲時因電擊失去了雙臂,但是,他卻用跑步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在2010年的鄭開馬拉松賽中,他跑出2:39:53的好成績。
任耀對媒體回應了外界的質疑,他表示,外籍女選手并非因為協(xié)助自己而錯失冠軍,而是自己有能力一直跟著她跑,對于她的幫助也深表感謝。
最終,這位來自埃塞爾比亞的女選手蔡涵英尼詩以1:17:59的成績,獲得了女子半馬冠軍。
其實,在去年的鄭開馬拉松賽事期間,出現了相似的一幕。“男主角”還是任耀,只不過那一次是另一名黑人女選手,為斷臂跑者任耀遞水。這一次,故事的男主角還是任耀,只是身旁遞水的外籍女選手換成了其她人。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