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9,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国产在线 永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爆门事件

<ol id="3acob"><nobr id="3acob"><kbd id="3acob"></kbd></nobr></ol>

  • 
    
    <sup id="3acob"></sup>

  • <sup id="3acob"></sup>
  • 首頁 > 新聞 > 社會萬象 > 正文

    檢察院”一個來電 退休教授借錢賣房被騙1058萬元

    文章來源: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8-01-06 08:56:36

     

    ■這些“法律文書”都是假的!

    原標題:“檢察院”一個來電 退休教授又借錢又賣房被騙1058萬元

    廣州反詐中心提醒:2017年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造成損失最大,不少高級知識分子事主被騙到傾家蕩產

    年關將至,電信詐騙分子也在不停地變換伎倆沖“業(yè)績”,當您接到來自“公檢法”、“電信局”、“快遞員”的電話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凡在這些電話中要求轉賬匯款的都是騙子。據廣州市公安局新聞辦公室1月4日通報,2017年,廣州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以下簡稱反詐中心)通過直接勸阻、快速攔截等措施,已成功為9萬多名群眾挽回2.94億元的經濟損失。

    反詐中心同時提醒,冒充公檢法等單位的電話詐騙雖然在整個詐騙案件中的占比不到10%,但造成的經濟損失卻最大。詐騙對象,主要以社會圈子比較狹窄、很少關注外界信息的中老年人居多,甚至有不少高級知識分子事主落入圈套,被騙得傾家蕩產。

    ■新快報記者王呂斌通訊員李維宏張毅濤梁榮忠

    看仔細了,這些都是“套路”!

    退休教授花了3個月籌借上千萬元均被騙光

    傳真機發(fā)“傳票” “檢察官”多次電聯(lián)

    2017年8月6日,反詐中心接報某大學退休教授報警,稱被騙1058萬元。

    該教授稱,5月初,她在家中接到自稱“檢察院辦案人員”的電話,對方告知她名下的銀行卡涉嫌一宗“148萬元特大詐騙案”,并讓她用傳真機接收一份“檢察院傳票”。事主看到“傳票”驚慌失措,十分緊張,隨后便積極配合“資金調查”以證明清白。

    從5月初至8月初,事主積極湊錢,先是將自己及其女兒的全部存款約89.3萬元全部匯集到自己名下的賬戶內,隨后陸續(xù)向多名親戚朋友借款總共459萬元。事主把能借到的錢都匯集到自己賬號內,“檢察官”又告知其:“要積極表現,能拿出更多的錢存入卡里就能更好地證明你自己。”最后對方居然建議事主把自己名下的房產變賣,還給她推薦了一個“中介公司”聯(lián)系人。事主最終以510萬元合同價將自己的房子賣掉,房款打入事主名下賬戶。

    其間,“檢察官”一直嚇唬事主要保密,指引其去酒店開房接受電話調查,但多個酒店均滿房。然后“檢察官”又指引事主去網吧找店員幫忙操作,在“檢察官”指引下,店員反復操作了幾次事主的手機和密碼器,實際上事主的賬戶資金已被轉走。

    隨后,“檢察官”教會事主如何一個人在家操作,提供驗證碼、密碼器密碼給對方。往往每一次通話,事主都要操作好幾次。就這樣一共1058萬元分數十次被騙子轉走。事主工作一輩子省吃儉用的積蓄、安度晚年的房子以及向親友借來的款項,因接到一個詐騙電話轉眼化為烏有。

    主任醫(yī)師被神秘快遞騙走660多萬元

    網上驚現“搜查令” “趙警官”“張科長”唱雙簧

    2017年8月10日,一名任職越秀區(qū)某醫(yī)院科室主任、教授的事主,在單位辦公室接到一名自稱快遞員的男子打來的電話,稱事主有一個快遞件,里面有19張事主被偽造的身份證,需要他領收。

    感到疑惑的事主問對方是怎么回事,對方說他也不清楚,讓事主與他的上級談。事主與他的上級在電話中談了一會,認為這是違法的事情,需要報案,對方說可以幫事主報案。

    隨后電話就被轉接到“某區(qū)公安分局值班室”,一個自稱“趙警官”的男子接電話,稱事主涉嫌一宗洗錢案,主犯是“王某”,事主是從犯。對方叫事主登錄一個網址,事主根據對方的指引進入了一個網站,頁面顯示的是“檢察院”,網頁上顯現出一份“搜查令”,“搜查令”上有事主的照片和資料,還有涉嫌洗錢案的法律條款,這時事主開始相信對方了。

    對方說,這個案件是屬于“銀行偵查科”管的,負責主要偵辦的是“張科長”,把電話轉接給“張科長”。

    自稱“張科長”的男子跟事主通話,說事主涉嫌洗錢的案件涉及300多個賬戶,金額達兩億多元。事主涉及洗錢金額358萬元,案情比較嚴重,按照刑法規(guī)定要判刑,但鑒于事主的情況比較特殊,案子又是保密的,所以讓事主先把洗錢金額358萬元轉到事主的銀行賬戶作為保釋金,3至5天內保釋金會歸還給事主。

    8月11日9時許,事主在辦公室又接到“趙警官”的電話,對方說事主的情況比較嚴重和特殊,“張科長”講了很多好話,檢察院領導已經批評他了,說事主的情況起碼要2倍保釋金才行,大約要1000萬元,還說保釋金3至5日后就會自動還給事主個人的賬號上。事主于是又打電話給其他朋友借錢,轉到其銀行賬戶。

    到了8月12日晚上,事主覺得事情不對勁,就把情況告訴妻子,這才發(fā)現被詐騙了,于是報警。經查,事主銀行賬號內的661萬多元被騙子全部轉走。

    詐騙案現新手法

    “為國家做好事” 19歲大學生受害者被騙成共犯

    2017年12月19日14時許,事主何老太太家中固定電話接到一名自稱中國電信總部工作人員的女子來電,說事主名字在某市開通了一個電話號碼。事主稱未辦理過,對方說事主個人資料可能外泄,將電話轉接至一名自稱某市公安局的男子。

    該男子稱事主涉及一起200萬元左右的詐騙案,讓其致電警官“范某”。事主撥通電話后,“范某”讓事主記下聯(lián)系電話并要求添加其QQ號碼,通過QQ發(fā)送了其警官證、協(xié)助調查密函、凍結管收執(zhí)行命令照片,要求事主告知名下存折、銀行卡,用于查詢是否涉案、洗黑錢。事主遂告知對方名下存折數量及余額。

    12月22日12時左右,事主按“范某”要求在某賓館開房,等候與其派來的人見面。之后一名女子拍門進房,并出示其工作證,是一張“輔警執(zhí)勤證”,名字郭某。事主按“范某”要求將存折、身份證原件交給郭某,約定事后在賓館歸還。

    郭某離開后事主退房,后發(fā)覺可疑,于是向廣州市公安局報警,民警馬上指引其辦理凍結手續(xù)。后事主到東風中路某銀行辦理凍結時遇見郭某,遂與保安員扣住郭某并報警。

    經派出所民警訊問郭某,得知19歲的郭某是福建省某學院護理系二年級學生,家住廈門市。據郭某交代,12月20日下午,郭某家中固定電話接一自稱是某市警察“田科長”的男子電話,讓郭某加其QQ,后撥打QQ電話給郭某,讓其到廣州幫一個老奶奶拿一些重要的東西,當做是為國家做好事,并通過QQ發(fā)送警察證(田某,某市公安局)和檢察院工作證(夏某,某市人民檢察院)給郭某證明身份。“田科長”還轉賬1000元給郭某的銀行賬戶,讓其立即買機票到廣州。

    12月22日12時許,郭某到達廣州,“田科長”撥打QQ電話讓其到賓館見老奶奶(即事主),并用QQ發(fā)送一張證件照(某公安刑警隊協(xié)勤證,發(fā)證單位:某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一中隊),要其打印出來交給事主。郭某按“田科長”告訴的房間號找到事主,將證件交給事主后,將存折、銀行卡和身份證放進文件袋內,并用手機拍攝了事主抄寫的銀行賬號和密碼,之后離開賓館。

    隨后,郭某接“田科長”QQ電話,按其要求立刻到附近的東風中路某銀行,將事主定期存折里面的錢轉到其活期存折,共辦理了四筆定期轉活期,合計金額169616.68元人民幣。郭某正在辦理業(yè)務時,被趕來的事主聯(lián)合銀行安保人員當場抓獲。

    警方強調

    公檢法機關絕對不會用電話辦案

    反詐中心提醒,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不存在“電話辦案”,沒有“安全賬戶”,要求做“電話筆錄”、“絕對保密”、上網查看“通緝令”、接收“逮捕令”的,都是騙子。

    任何要求把資金歸集到指定賬戶(無論是自己名下的賬戶,還是對方提供的賬戶),要求開通網銀,提供銀行賬戶、密碼、驗證碼的,都是騙子。

    任何上門索要銀行賬戶、身份證、密碼、驗證碼的人員,都是騙子。

    市民接到陌生電話,如有疑問,請立即撥打110向反詐中心咨詢、舉報。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