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鴨村村民熊吉根的家。(英國廣播公司網(wǎng)站)
參考消息網(wǎng)8月30日報道 外媒稱,43歲的熊吉根(音)在中國被稱為“光棍”——單身、未婚,他把問題歸咎于道路。
據(jù)英國廣播公司網(wǎng)站8月28日報道,熊吉根住在中國東部安徽省偏遠鄉(xiāng)下的老鴨村。前往該村需要先開車在土路上緩慢行駛一個小時,然后再在陡峭的泥路上步行一段時間。老鴨村是當?shù)爻雒摹肮夤鞔濉薄?/P>
報道稱,在2014年的一項調查中,該村的1600個總人口中有112個年齡在30至55歲的男子被登記為單身。這一比例是極高的。
熊吉根說,他知道村里有100多個男人還沒結婚!拔艺也坏嚼掀,女人們都到外地打工去了,我怎么還能找到結婚的對象呢?”接著他又一次提到了道路:“這里的交通太困難了,天一下雨我們就過不了河。女人們不想住在這種地方。”
報道稱,熊吉根的村莊地處偏僻,但形勢卻早已對他不利:中國的男性遠多于女性,人口中每100個女孩就有大約115個男孩。其結果是21世紀的男性面臨結婚困難現(xiàn)象。
父母們在試圖安排兒女的婚姻方面可能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媒人在村莊里十分常見。熊吉根說自己也用過媒人。“通過媒人的牽線,有些女人來這里看了看,然后就走了,因為她們對交通的印象很差。”
報道稱,婦女們離開這個村莊——就像中國各地其他村莊的女人一樣——前往城市打工。在熊吉根所在的安徽省,吸引女人們的是上海。一些女人會回到村上,但此時她們自然已經(jīng)結了婚。
男人也外出,但通常只是去打工。一些男人留在村里照顧年邁的父母,以維持中國傳統(tǒng)的孝道。熊吉根決定留在村里照顧自己的伯父。記者看到這個身穿破舊褲子的老人站在屋外,伸手在一碗半干的亮橙色玉米粒中摸索。“如果我離開,他會找不到吃的,”熊吉根說!八荒苋プ○B(yǎng)老院!
報道稱,年輕一代對養(yǎng)育自己長大的老人的職責感仍然是中國家庭生活的一個關鍵部分。
據(jù)報道,這個村莊并不是唯一的“光棍村”。它體現(xiàn)的是中國農(nóng)村生活的兩難境地:對貧窮的不懈逃避與土地的束縛、性別的不平衡以及對老年親屬的職責。還有糟糕的道路。(編譯/曹衛(wèi)國)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