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早上西安吃肉夾饃中午成都吃火鍋“高速蜀道”即將通車!
古人云,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今天,西成高鐵啟動全線拉通空載模擬運行,“高速蜀道”正式進入通車倒計時。未來西安到成都,列車從原先13個半小時縮短到最快只需要3小時,“蜀道難”就真成為歷史了。
西成高鐵正式進入通車倒計時
今天早上8:22,一列55251次CRH3A型動車從西安北站駛出站臺,奔向終點站成都東站。這就是此次全線拉通試驗的首趟動車。與此前開展的分段分區(qū)域試運行不同,全線拉通是指動車從西安北站到成都東站進行雙向往返運行,整個運行過程將完全按照正式通車標準進行。
2012年10月開工建設的西成高鐵,是第一條穿越秦嶺進入四川的高速鐵路,堪稱名副其實的“高速蜀道”。從今年6月份開始,西成高鐵經歷了聯調聯試、試運行、初步驗收的環(huán)節(jié)。其中試運行階段,據不完全統計,陜西段和四川段一共跑了20多萬公里,相當于西成高鐵全長的300多倍。
今天起,西安鐵路局和成都鐵路局計劃每天開行16對列車,在整段線路上進行往返運行試驗,直到西成高鐵具備正式的通車條件。
實現4G信號全覆蓋
作為首條穿越秦嶺的“高速蜀道”,西成高鐵有300多公里是在秦嶺隧道里穿行的。為此西成高鐵全線覆蓋了4G信號,以方便旅客出行。
此外,這款專門為西成高鐵量身打造的動車,車頭上有一雙“黃金眼”,就像戲曲的臉譜,非常獨特;在車廂內部,座椅被設計成了弧線形,以方便調整座椅方向。
△“黃金眼”(圖/華商報)
破解千年“蜀道”難題
蜀道,是指翻秦嶺、過巴山,連接陜西西安和四川成都的道路。自古以來,由陜西關中地區(qū),通往四川的蜀道主要有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這些道路無一不在秦巴山脈中蜿蜒曲折。
首次穿越秦嶺的西成高鐵,在群山峻嶺中開辟出了一條新“蜀道”:
最大限度保持秦嶺原生態(tài)
△俯瞰秦嶺
西成高鐵選線時,為了保護秦嶺山區(qū)的生態(tài),特意避開了秦嶺山區(qū)集中、連片、且等級較高的自然保護區(qū)、水源保護區(qū)等敏感區(qū),以深埋隧道及高架橋梁形式分別穿越天華山及朱鹮國家自然保護區(qū),最大限度保持秦嶺原生態(tài)。
今天早晨對首趟動車進行探訪的央視記者注意到,列車沿線還專門設立了朱鹮保護網,其高度、顏色等均遵循朱鹮的習性,既可以防止朱鹮靠近鐵路,又以其柔軟的質地確保即使朱鹮撞到防護網也不會受傷。
△鐵路兩旁設立“朱鹮保護網”
在國家級貧困縣過境設站
除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西成高鐵的線路設計還考慮到了帶動沿途經濟的因素。這一快速通道,串聯起西安、安康、漢中、廣元、綿陽、成都等多個經濟體,其中,陜西佛坪縣是深居秦嶺大山的國家級貧困縣,西成高鐵在此過境設站,不僅結束了佛坪縣不通火車的歷史,更帶動了當地農業(yè)和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