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9,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国产在线 永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爆门事件

<ol id="3acob"><nobr id="3acob"><kbd id="3acob"></kbd></nobr></ol>

  • 
    
    <sup id="3acob"></sup>

  • <sup id="3acob"></sup>
  • 首頁 > 新聞 > 國內(nèi)新聞 > 正文

    3萬字的十九大報告出自誰手?

    文章來源: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7-10-29 10:53:32

     原標題:逾3萬字的十九大報告出自誰手?

    撰文丨李巖

    回顧十九大幾天來的會期,最精彩的莫過于開幕當天習近平所作的近三個半小時的十九大報告。干貨滿滿的同時也預示著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掀開了新篇章。

    各位讀者應該不陌生,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的老編之一傅凝,這兩天在辦公室就經(jīng)常念叨:“這一屆的報告寫的真好,真好。”

    十九大報告出自誰手?

    新華社10月28日發(fā)布長文《黨的十九大報告誕生記》披露,文件起草組由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同志任副組長。

    起草組今年1月成立

    新華社的報道中透露,2017年1月13日上午,習近平在中南海懷仁堂主持召開黨的十九大文件起草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宣布黨中央關于成立黨的十九大文件起草組的決定。

    之后,起草工作就按部就班地開始了。

    1月17日,中共中央向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黨委,中央各部委,國家機關各部委黨組(黨委),解放軍各大單位、中央軍委機關各部門黨委,各人民團體黨組發(fā)出《關于對黨的十九大報告議題征求意見的通知》,決定對黨的十九大報告議題在黨內(nèi)一定范圍內(nèi)組織討論,廣泛征求意見。

    2月上旬,根據(jù)起草組的工作部署,9個調(diào)研組赴16個省區(qū)市,就黨的十九大報告議題進行調(diào)研。2月下旬,中共中央又組織了59家單位就21個重點課題進行專題調(diào)研,形成80份調(diào)研報告。

    此外,中共中央還專門聽取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lián)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許多意見都得到了采納。起草組還聽取了部分老同志的意見,據(jù)透露,就十九大報告征求意見稿,中央領導同志和黨內(nèi)老同志反饋意見33份。

    這些都是黨代會報告起草的慣例。各位可能更關心,四位國家級領導人牽頭的起草組都有誰?

    據(jù)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了解,這樣的中央文件起草,起草組成員會很多。就十九大報告而言,央視《焦點訪談》披露了其中5位起草組成員: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高選民、中央農(nóng)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中央紀委駐國資委紀檢組組長、國資委黨委委員江金權。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五位“撰稿人”都是什么來頭。

    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

    10月26日,官方舉行的解讀十九大報告新聞發(fā)布會,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是主席臺上的六位解讀人之一。他在會上透露,十九大后將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兩方面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我們在這兩個方面將會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市場化改革也好,國有企業(yè)改革也好,都不會減弱,力度只能加大。”

    楊偉民今年61歲,年輕時曾作為知青到吉林省榆樹縣插隊,恢復高考后考入吉林大學經(jīng)濟系政治經(jīng)濟學專業(yè)。畢業(yè)后被分配至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任教7年,期間曾赴日留學。1989年調(diào)入國家計委產(chǎn)業(yè)政策司工作。

    值得提到的是,這位專攻產(chǎn)業(yè)政策的學者,曾多次參與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資料顯示,楊偉民早年間便參與了國家“八五”、“九五”計劃《綱要》的起草,并全面負責“十五”計劃《綱要》起草和組織協(xié)調(diào),還是中央“十一五”規(guī)劃《建議》起草組成員。

    反觀黨代會報告,楊偉民同樣不是新手。2011年底履職中財辦副主任的他,在十八大報告出爐后,接受新華社采訪解讀十八大報告中有關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部分。

    中共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

    和楊偉民頗為相似,1957年出生的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同樣是上世紀的知青,恢復高考后考入陜西師范大學歷史系。

    如果按地理視角看,曲青山的履歷非常有意思。作為山東榮成人,曲青山上世紀70年代插隊的地點在青海貴德縣東溝鄉(xiāng),此后,青海對于曲青山而言是一個“歸去來”多次的地方。

    1982年本科畢業(yè)后,曲青山又被分配回青海省機床鑄造廠辦公室任職。兩年后他赴北京在中央黨校研究生部中共黨史專業(yè)學習,畢業(yè)后再次回到青海工作。直至2009年,在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的位子上任職7年后,曲青山入京任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并于四年多后接棒他的老領導歐陽淞任主任。

    2012年十八大報告出臺后,曲青山的老領導、時任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的歐陽淞以起草組成員身份做公開解讀。不過,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工信部官網(wǎng)的一條新聞顯示,曲青山也是十八大報告起草組成員。

    就十九大報告,曲青山在《焦點訪談》中表示:“十八大以來確實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是黨和國家的事業(yè)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革。首先有了歷史性的變革,使得我們進入了新時代。”

    中農(nóng)辦主任韓俊

    “新時代不是突然冒出來的,它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作為起草組成員的中央農(nóng)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在《焦點訪談》中如是說。

    和曲青山、楊偉民相比,韓俊要年輕一些。從年齡看,1963年出生的他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不過,他并沒知青插隊經(jīng)歷。

    履歷顯示,1979年韓俊考入本省的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系,碩士、博士則在西北大學就讀。畢業(yè)后先后在社科院、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工作。值得提到的是,韓俊2014年至2015年時和楊偉民一樣,都在中財辦任副主任。隨后韓俊調(diào)任中央農(nóng)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并于今年5月升任主任。從新華社披露的時間看,起草組成員韓俊是在起草組成立四個月后,被提拔的。

    韓俊長期參與1號文件的起草工作。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同樣可以看出韓俊的學術水平,習近平讀博期間的博士論文曾引用過韓俊的論文。新京報曾刊文指出,習近平的博士論文《中國農(nóng)村市場化建設研究》第六章“加入WTO與中國農(nóng)產(chǎn)品國際競爭力分析”中曾引用韓俊《“入世”呼喚提高農(nóng)產(chǎn)品國際競爭力》一文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

    中組部副部長高選民

    除了曲青山,另一位非經(jīng)濟專業(yè)出身的起草組成員是現(xiàn)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高選民。有趣的是,這兩位“非經(jīng)濟”專家,大學時還曾是校友。

    簡歷顯示,高選民1984年從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在中組部副部長的位置上也才干了一年半,2016年7月高選民從中組部秘書長任上履新副部長。

    高選民曾給中央政治局上過課。據(jù)新華社報道,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凈化黨內(nèi)政治生態(tài)進行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組織部高選民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而此次作為起草組成員解讀報告,他同樣站在反腐的角度:“建立制度,從根本上來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從制度上來防范和懲治腐敗。”

    中央紀委駐國資委紀檢組長江金權

    與前面幾位不同,江金權的職務是中央紀委駐國資委紀檢組組長、國資委黨委委員。不過,在去年6月出任該職之前,他一直在官方智囊機構,官至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江金權的前輩,2007—2013年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施芝鴻在上世紀90年代曾是“吹響改革號角”的“皇甫平”三人組之一,同時他也曾參與過十七大、十八大報告的起草。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已卸任副主任的他還曾密集在中央媒體上發(fā)文闡釋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

    江金權也是10月26日出席解讀十九大報告新聞發(fā)布會的六人之一。除了楊偉民和他,還有中央紀委副書記肖培,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王曉暉,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冷溶,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黨組書記、副主任袁曙宏。

    在解讀中,江金權重點介紹了黨的十九大報告在黨的建設方面一個重大貢獻,即根據(jù)新時代新要求,深化對黨的建設規(guī)律性認識,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我個人認為,這個總目標有一個突出的地方值得注意,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第一次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強調(diào)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這是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江金權說。

    另外,在《焦點訪談》中,江金權還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干部在政治上出問題,對黨的危害不亞于腐敗問題,有的甚至比腐敗問題更嚴重。”

    資料丨新華網(wǎng) 《焦點訪談》 北京青年報 新京報等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