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9,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国产在线 永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爆门事件

<ol id="3acob"><nobr id="3acob"><kbd id="3acob"></kbd></nobr></ol>

  • 
    
    <sup id="3acob"></sup>

  • <sup id="3acob"></sup>
  • 首頁 > 新聞 > 國內新聞 > 正文

    中央軍委15個部門,半數有主官調整

    文章來源: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7-09-13 10:52:50

    夏天剛過,又有多位軍隊高級將領職務調整,如三名軍委委員分別被免掉其兼任的職務,隨之軍委政治工作部、聯(lián)合參謀部、空軍、陸軍等單位迎來新的主官。

    從時間節(jié)點來說,這是正常的變動。

    按照近年來的慣例,每年夏季和冬季都各有一波將領調整。因為軍方的特殊性,人事調整一般不會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開。也就是說,像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這樣以關注時政為業(yè)的公號狗,每天都得睜大眼睛看通稿,沒準兒就能發(fā)現新的動靜來。

    政知君發(fā)現,經過這輪調整,軍改以來20個月,中央軍委15個部門已逾半數調整了主官(插一句話,“半數部門調整主官”與“半數部門主官調整”可不是一個概念哦),因為這些調整帶來的聯(lián)動變化,那就要大得多了。

    8個部門有調整

    2015年底啟動的新一輪軍改,從軍委機關層面來看,應該是70年來的第四次大變動。軍委從解放戰(zhàn)爭時期就形成“三總部”;1955年變?yōu)?ldquo;八總部”;1958年重新恢復“三總部”;直至1998年,在“三總部”基礎上增設總裝備部,變?yōu)?ldquo;四總部”。

    一年多前的軍改,總部領導機關經過改革成為“軍委辦事機關”。

    軍改后的15個部門,可以分為三類:一是7個部(廳),二是3個委員會,三是5個軍委直屬機構。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經過梳理發(fā)現,截至目前,15個部門里至少(或許還有別的部門調整,但鑒于公開報道未披露,就不在統(tǒng)計之列了)8個部門有主官調整,其中7個部(廳)除了軍委辦公廳以外,其他6個部門均有調整。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表↓↓↓

    從公開披露的情況看,三類部門里,當然是第一類變動最大,3個委員會和5個直屬機構,則是各有一個部門有調整。

    這8個部門調整中,只有新任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主任胡昌明少將是從副職“扶正”,其余的主官均是從其他單位調入。

    第一種情況是在軍委機關里調整。像張升民,軍改之后先是在軍委訓練管理部擔任政委,與鄭和搭班子,不到一年就調到軍委后勤保障部擔任政委,今年2月媒體披露其已出任軍委紀委書記。

    第二種情況是各軍兵種與軍委機關的交流任職,這樣的將領要多一些。像原陸軍司令李作成履新軍委聯(lián)合參謀部參謀長、原海軍政委苗華接任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原陸軍政治工作部主任張書國接替因張升民履新軍委紀委而空出來的后勤保障部政委一職。

    第三種情況是,外地進京。

    一位是現任軍委裝備發(fā)展部政委安兆慶。軍改一年后,他從南部戰(zhàn)區(qū)空軍政委任上奉調入京,接替年滿65歲的王洪堯上將。

    另一位是現任軍委訓練管理部部長黎火輝。比安兆慶晚一個月,他在今年1月份從第31集團軍軍長任上進京,接替已調任軍事科學院院長的鄭和。而在黎火輝進京后不久,包括他的老部隊第31集團在內的18個集團軍番號取消,調整為13個集團軍。

    將軍進京

    20個月以來在軍委機關任職的主官,有好幾位都是外地進京的。

    一年多前,軍改后剛履新的部門領導和軍兵種主官,至少有6人來自各大軍區(qū)。

    像現任國防動員部部長盛斌和軍委機關事務管理總局局長劉志明,都來自原沈陽軍區(qū)。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在東北時,兩人還是上下級關系——盛斌擔任軍區(qū)副司令員時,劉志明是聯(lián)勤部部長。

    李作成和鄭和都是從成都軍區(qū)雙雙進京履職。事實上,兩人在西南搭了幾個月的班子。2015年夏天,鄭和從總參軍訓部部長任上“空降”到成都軍區(qū),擔任副司令員,時任司令員正是李作成。然而沒過多久,兩名“新同事”先后進京,李作成執(zhí)掌陸軍、鄭和執(zhí)掌軍委訓練管理部。

    這兩位同事也是一年多來數次調整的將軍。李作成在陸軍工作20個月,接任軍委聯(lián)合參謀部參謀長;鄭和則變動更為頻繁,在軍委訓練管理部工作一年,調任軍事科學院院長,五個月后又到國防大學擔任校長。

    鄭和到任不久,中央軍委即為新組建的國防大學授旗。據媒體披露,新的國防大學合并了原來七所軍校,校區(qū)分布在南京、西安、石家莊、北京等地。也就是說,這位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yè)的高材生,到新的國防大學,面臨的是全新的格局和空間。

    晉升的節(jié)奏

    根據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觀察,近年來部隊加大主官交流力度。每年的夏季和冬季將領調整,涉及范圍均不算小。例如2014年末的一輪調整中,最后一批“40后”告別副大軍區(qū)級崗位,“60后”躋身副大軍區(qū)級職位;半年后的2015年夏季調整,至少16名副大軍級將領變動,涉及三大軍兵種、二炮、大軍區(qū)、軍事院校等。

    單就高級軍官個人而言,有不少人從軍以來調動跨度大、節(jié)奏頻密,尤其在最近幾年經過多崗位歷練,主官履歷經驗更為豐富。

    如前幾天履新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的苗華,早年曾在沿海的第31集團軍任職,后來從東南調往西北,而后又從陸軍轉崗海軍。再如朱生嶺,在南京軍區(qū)任職多年,軍改后調任軍委國防動員部政委,不到一年又調任武警部隊政委。

    還有現任軍委后勤保障部政委張書國,軍改前擔任北京軍區(qū)政治部主任,軍改后調任陸軍政治工作部主任,繼而進入軍委機關。

    張書國的晉升可謂職務和軍銜交替進行。轉往陸軍任職半年多,在成為少將8年之后,于2017年夏天晉升為中將軍銜,隨后出任現職。

    安兆慶與張書國一樣,也是在軍改后先晉升軍銜,再調進軍委總部。安兆慶于2016年7月在南部戰(zhàn)區(qū)空軍政委任上晉升為中將,5個月后才進京出任軍委裝備發(fā)展部政委。

    與他們不同的是,有的將軍到軍委機關履新之后才晉升軍銜。像前面提到的鄭和,調入軍委訓練管理部半年后晉升為中將。朱生嶺和他在國防動員部的搭檔盛斌也一樣,剛進京時是少將軍銜,2016年夏天,雙雙晉升為中將。

    如今朱生嶺中將已調往武警部隊,國防動員部政委一職暫時空缺。軍委總部調整帶來一系列聯(lián)動效應,如今海軍政委、中部戰(zhàn)區(qū)司令員等職都等著新的將領填空。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