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視界| 中國大橋合龍場面太震撼,外國網(wǎng)友看罷轉(zhuǎn)身吐槽起本國……
又一項中國“超級工程”讓外國網(wǎng)友不得不嘆服。
10月22日,滬通大橋天生港航道橋主拱成功合龍,向滬通大橋全線貫通邁出了關鍵一步。
10月24日,英國《每日郵報》分享了一則新華社的延時視頻,展示主拱合龍的過程。文章感嘆,這則視頻展示出的畫面如此震撼,簡直令人著迷。
滬通大橋是世界上首座突破千米級的公鐵兩用斜拉橋,跨越中國最雄偉的河流,幾乎比悉尼海港大橋還要長10倍!
一旦建成,滬通大橋還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鋼鐵橋梁。大橋采用了“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案,鋼桁梁和主拱的重量總計3.24萬噸,相當于三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在橋面上每走一步,就跨越了50噸重的鋼結(jié)構(gòu)。
《每日郵報》介紹,滬通大橋是構(gòu)建上海“一小時經(jīng)濟圈”努力的一部分。近幾年來,江蘇城市南通飛速發(fā)展,但苦于一江之隔,無法與中國的經(jīng)濟中心上海有更好的互動。而滬通大橋的建成將會為上海開啟“北大門”,今后上海到南通的車程僅需1小時。
震撼世人的中國橋梁工程不止滬通大橋。此前,港珠澳大橋也備受關注。英國廣播公司將這座世上最長的鋼鐵跨海大橋稱為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英國《每日電訊報》則介紹,港珠澳大橋不僅是最長的跨海大橋,還是一座具有高技術含量的“超級工程”。這座連通三地的“Y”形大橋具備最先進的工程技術和設計,能抵抗8級強震、臺風以及30萬噸級輪船的撞擊。
雖然名為“大橋”,港珠澳大橋其實是一座集橋梁與隧道于一體的綜合建筑,隧道上方的水域每天可以供4000艘船通行。有了這座大橋,原本4小時的旅程能縮短至30分鐘。
在橋梁的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密切注意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環(huán)境,這意味著橋梁設計必須考慮到河道、水文以及航線,確保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受干擾。
為此,大橋的設計團隊曾向全球多個團隊咨詢,向環(huán)境保護、導航、水文、航空、社會經(jīng)濟、橋梁工程、工程技術以及氣象等各個領域的專家請教。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蘇權(quán)科曾表示,單是為了樹一個堅實的地基,他的隊伍就克服了80多個技術難題。大橋施工時采用了數(shù)字控制系統(tǒng),得到了各地橋梁設計和建造者的認可。
一年多前,荷蘭一家隧道工程咨詢公司舉行五星紅旗升旗儀式,向港珠澳大橋島隧的建設者致敬。英國《衛(wèi)報》更是將港珠澳大橋稱為“奇跡”。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