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9,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国产在线 永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爆门事件

<ol id="3acob"><nobr id="3acob"><kbd id="3acob"></kbd></nobr></ol>

  • 
    
    <sup id="3acob"></sup>

  • <sup id="3acob"></sup>
  • 首頁 > 軍事 > 中國軍情 > 正文

    軍報發(fā)整版“尋人啟事”:讓進藏先遣連英靈早日回家

    文章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7-08-14 09:43:22

      原標題:罕見!軍方刊發(fā)整版“尋人啟事” 要送這群人“回家”

      據(jù)法治晚報報道,8月11日,《解放軍報》在第五版發(fā)布了整版的“尋人啟事”:烈士遺屬陳永泰在7年時間內(nèi),已尋找到了33位進藏先遣連烈士的親屬,但還有29位烈士遺屬不知道親人犧牲的情況。

    	陳永泰 陳永泰

      據(jù)在世的先遣連戰(zhàn)士講述,最痛苦的是有一次連隊一天內(nèi)舉行了11次葬禮,在送葬的路上又有人倒下,最終堅持到后續(xù)部隊的到來。

      軍報呼吁讀者留意進藏先遣連烈士的信息,讓英雄們漂泊了60多年的英靈早日魂歸故里。

      時隔63年的“父子團聚”

      年近古稀的正應(yīng)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但是對于70歲的老人陳永泰來說,“尋找”卻貫穿了他的一生。

      8月11日刊發(fā)《解放軍報》以整版刊發(fā)了陳永泰老人尋找烈士遺屬的事跡。報道稱,1947年,家在甘肅甘谷縣的陳永泰還不到半歲時,其父陳忠義就去當兵了。1950年8月1日,陳忠義給家里寄來了最后一封信,來信地址是“新疆于田縣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騎兵師二十三團一連”。此后,陳忠義便失去音訊。

      1962年,陳永泰為了找到父親,便將尋找父親的信發(fā)給國防部。1963年10月,等待了13年的陳家母子終于收到了一封南疆軍區(qū)政治部的回信。然而這封信帶來的卻是噩耗:原來父親陳忠義在1950年進軍西藏時就已經(jīng)犧牲了。1973年,南疆軍區(qū)給陳家補發(fā)了《烈士證》。

    	陳永泰參加央視《等著我》 陳永泰參加央視《等著我》

      自從獲悉父親陳忠義犧牲的消息后,陳永泰便將“阿里”死死地刻在了心底。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直到1990年,陳永泰才第一次有了去阿里祭奠的機會。但由于大雪封山,這一次陳永泰未能找到如愿。

      直到2010年,63歲的陳永泰在部隊幫助下,歷時兩天一夜,終于來到了阿里獅泉河,找到了父親陳忠義的墓前,進行祭拜。

      29名進藏先遣連遺屬未能找到

      據(jù)《解放軍報》報道,2009年11月,陳永泰在出席一個紀念活動時,聽人說了句:“進藏先遣連其他烈士的家屬估計還不知道親人犧牲的情況。”這句話引起了陳永泰的思考,使他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尋找進藏先遣連烈士遺屬的漫漫征途。

      同時,陳永泰向部隊有關(guān)部門寫信反映情況,得到了解放軍原總政治部、原蘭州軍區(qū)、新疆軍區(qū)、南疆軍區(qū)首長的高度重視,南疆軍區(qū)還抽調(diào)專人尋找烈士遺屬。陳永泰也如同大海撈針一樣,開始了尋訪工作。

      看法新聞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陳永泰尋找進藏先遣連烈士遺屬的行動逐漸為人所知,也越來越多地得到政府、部隊、媒體等相關(guān)單位的支持,很多社會熱心人士也自愿提供幫助。

      2016年5月8日,陳永泰尋找烈士家屬的求助在中央電視臺《等著我》欄目播出,現(xiàn)場找到了一位烈士家屬,節(jié)目播出后又找到了5位烈士家屬。截至目前,陳永泰已先后跨越了山東、山西、河南等6個省22個市(縣),與33名烈士家屬取得了聯(lián)系,另有29名烈士的親屬還沒有找到。

      目前,南疆軍區(qū)尋找烈士遺屬的行動依舊在進行,古稀之年的陳永泰依然行走在尋找的路上。他說:“英雄雖然逝去,但不應(yīng)被遺忘。只要我還活著,就一定會找下去。”陳永泰老人通過《解放軍報》呼吁,懇請廣大的讀者朋友們,留意進藏先遣連烈士的信息,一起尋找他們的親屬。希望在我們共同努力下,讓英雄們漂泊了60多年的英靈早日魂歸故里!

      92歲先遣連老英雄:一天曾舉行11場葬禮

      看法新聞記者獲悉,進藏先遣連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某部第1連。1950年5月,為完成解放西藏阿里地區(qū)的任務(wù),新疆軍區(qū)獨立騎兵師以一團一連為基礎(chǔ),組成由漢、蒙古、回、藏、維吾爾、哈薩克、錫伯等7個民族、共139人的進藏先遣連,從新疆于田出發(fā),克服了高原缺氧、風(fēng)雪嚴寒等困難,艱苦跋涉數(shù)百公里,翻越終年積雪海拔6420米的昆侖山,勝利進軍藏北高原,為保衛(wèi)祖國神圣領(lǐng)土、和平解放西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資料顯示,在挺進和駐守藏北的短短一年間,全連共有63名官兵光榮犧牲。為表彰先遣連的功績,西北軍區(qū)于1951年1月30日電令授于該連以“進藏先遣英雄連”榮譽稱號,并給全連每個官兵分別榮記一等功。

      近年來,進藏先遣連的英雄事跡被作為原型拍攝成大量影視作品。2011年10月28日,電影《先遣連》上映。次年,電視劇版《先遣連》上映,并于2012年7月在央視一套播出。該劇播出后,總政宣傳部藝術(shù)局影視業(yè)務(wù)主管李洋評價稱,《先遣連》以非常可貴的膽量和犧牲精神堅持對民族記憶進行了展現(xiàn),整部劇沒有任何華麗的包裝,但依舊讓不少專家看得熱淚盈眶。

      2014年4月16日,紀錄片《雪殤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