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雄三飛彈“誤射”一事曾震驚兩岸。隨著案情偵辦逐步明朗,雄三飛彈的名氣也不脛而走。臺灣媒體今天(29日)爆料稱,據島內軍方人士透露,連美國也注意到雄三飛彈的性能,有民間廠商來打聽欲采購。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高雄地檢署利用近2個月,今天(29日)對相關責任人予以治罪,并認定全案確屬過失意外,無任何陰謀或不法動機。
同一天,臺灣《中國時報》援引島內軍方人士稱,美國民間廠商曾打探雄三飛彈,并表達購買意愿。對此,臺灣軍方研判,美海軍沒有超音速反艦飛彈,可能想進一步了解雄三飛彈的技術,但也可能是美情報單位假借民間廠商名義出手購買;另一種可能是買來賣給美海軍做靶彈,測試美艦遭反艦飛彈攻擊時的防衛(wèi)能力。不過,軍方相關官員表示,這都不構成外銷條件,軍方不會賣。
報道稱,軍方從沒有在臺灣海峽發(fā)射雄三飛彈的規(guī)劃,然而這次真實逼近實戰(zhàn)的一次意外,讓雄三飛彈性能曝光,一夕爆紅,實屬預料之外。因臺灣不能外銷軍火,如果可以,雄三現(xiàn)在應有滿手訂單了。
軍方相關官員聲稱,雄三飛彈雖是“中科院”自主研發(fā),但若要外銷,除政府政策支持外,也得看美方態(tài)度,以及買方是什么國家;更重要的是,臺灣從沒有外銷重大武器的經驗,不像歐美國家都發(fā)展出如何防范被“逆向工程”仿制的技術,而雄三的導引系統(tǒng)和沖壓引擎等技術,一旦被購買國拿去,很容易采“逆向工程”仿制。
飛彈簍子一經桶出,島內震驚的不僅是事件的光怪陸離,還有雄三貫穿漁船的性能。
當時,臺灣《自由時報》報道稱,雄三飛彈威力強大,引起各國關注。報道稱,早在去年巴黎航展以及今年巴林航展上,多個國家官方及國際國防工業(yè)公司都對雄三飛彈表達高度興趣,并且探詢臺灣是否愿意出售。
前雄三專案總工程師張誠也在臺灣政論節(jié)目中吹捧雄三性能,甚至聲稱“也讓老美對我們刮目相看,他覺得我們拿出來的展示不是像中共一樣,拿一個模型出來給人家看的!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