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9,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国产在线 永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爆门事件

<ol id="3acob"><nobr id="3acob"><kbd id="3acob"></kbd></nobr></ol>

  • 
    
    <sup id="3acob"></sup>

  • <sup id="3acob"></sup>
  • 首頁 > 教育 > 教育資訊 > 正文

    北京首例組織考試作弊案宣判:組織者安排3人替考,獲刑8個月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6-08-12 11:08:35

    北京首例組織考試作弊案幕后指揮被判刑。

    2015年12月底,考試作弊入刑后的首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拉開序幕。開考第一天,北京房山區(qū)某考場內(nèi),即有3名替考“槍手”被警方查獲,法院于2016年1月以代替考試罪判處3人相應刑罰。

    8月11日,“槍手”們的幕后組織者匡某因犯組織考試作弊罪被房山法院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锬钞斖ケ硎痉䦶呐袥Q,不上訴。

    “槍手”考場內(nèi)被識破,幕后人原是研修班老師

    2015年12月26日,北京市房山區(qū)某考場內(nèi),監(jiān)考人員一天發(fā)現(xiàn)了3名替人考研(課程)的“槍手”。警方介入偵查后,發(fā)現(xiàn)本該來參加考試的3名被替考者竟然“師出同門”,都來自于湖南長沙的一個公共管理碩士研修班。

    當天,在賓館等待他們“凱旋”的研修班老師匡某也被警方控制。

    匡某在法庭上稱,2015年9月,他在湖南長沙開辦了公共管理碩士研修班,主要負責組織學員上課培訓及參加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tǒng)一招生考試。

    謝某是這個班上的學生,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待業(yè),十分想通過這次考試,但對自己缺乏信心。臨考前,謝某輾轉(zhuǎn)找到匡某,求他幫忙。

    匡某通過他人聯(lián)系上了馬某,約定由謝某負責馬某赴京考試的費用。考試前,馬某、謝某在匡某的帶領下,從湖南來到北京參考。但由于34歲的馬某與24歲的謝某相貌相差太大,最終被監(jiān)考老師當場發(fā)現(xiàn)。

    “匡某與謝某的父親相熟,謝家求他幫忙,這是推不掉的人情!笨锬车霓q護人認為,匡某的主觀惡性不大,也沒有從中獲利。

    因為這般“推不掉的人情世故”,匡某另外又安排了兩場替考。

    開辦研修班時,為湊齊30人的開班人數(shù),匡某還給自己的女友曾某也報了名。當年,沒上過課的曾某想要考研,但不想?yún)⒓涌荚嚒?/p>

    為達成這一心愿,匡某二人找到曾某公司職員康某,以轉(zhuǎn)正為條件,讓康某替考。康某答應后,隨匡某和曾某一起來到北京,由康某本人進行了考生現(xiàn)場信息確認,并在現(xiàn)場照相。此后,康某在公司果然順利轉(zhuǎn)正。但考試過程中,其替考的事實被監(jiān)考人員發(fā)現(xiàn)。

    另一名替考者胡某同樣在考場上被發(fā)現(xiàn),被替考者的父親也是匡某的熟人。

    2016年1月,3名“槍手”和3名被替考者均因犯代替考試罪被判處刑罰。

    組織作弊獲刑8個月,自稱是“想幫學生一把”

    房山區(qū)檢察院指控,2015年12月26日,匡某在北京房山區(q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組織康某、胡某、馬某,分別代替另三人參加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檢方認為,匡某在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應當以組織考試作弊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法庭上,匡某對公訴人指控的罪名與罪行均無異議,但其辯護人認為,2015年底,刑法修正案九剛剛將國考作弊行為列為犯罪,匡某“不是必須知道有這個新規(guī)定”。

    辯護人同事表示,匡某對法律規(guī)定不完全了解,但替考者本人在考場上會聽到監(jiān)考老師多次強調(diào)考試作弊的違法性及后果嚴重性,卻仍然決定繼續(xù)替考,故發(fā)生考試作弊案的責任不應都由匡某承擔。

    此外,辯護人還稱,匡某在本案中只是部分組織者,所起的作用有限。

    “匡某確實聯(lián)絡了替考雙方,但替考是多人配合完成的!鞭q護人說,匡某安排的三起代考案獨立的,只是偶然湊在了一起,他們不是一個作弊團體,匡某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劃、組織。

    “組織考試作弊罪針對的是專業(yè)的、職業(yè)的考試作弊團伙,有分工有方案有對策,但匡某在考生進入考場后即回到了酒店休息,沒有任何與監(jiān)考人員串通等后續(xù)應對措施。”辯護人為此強調(diào)說。

    公訴人則對這一說法持明確反對意見。公訴人認為,組織考試作弊罪的組織包括指揮、策劃、介紹及溝通等作用,匡某人是研修班的負責人,3名被替考者均系其學生,匡某應當明知考試須由考生本人參加,但仍然通過聯(lián)絡替考者、安排及發(fā)放準考證信息、安排替考者食宿等行為,推動了考試作弊案的發(fā)生。

    公訴人同時指出,只要實施了組織考試作弊的行為即構成此罪,即使實施的只是低級的組織行為。且該犯罪不以牟利為要件,匡某是否獲利并不影響其罪名成立。

    最終,房山法院以組織考試作弊罪判處匡某有期徒刑8個月,并處罰金1.5萬元。匡某當庭表示不上訴,并稱自己當初是“想幫學生一把”,沒想到觸犯了國家刑法,愿意接受刑罰處罰。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首頁推薦
    熱門圖片

    新聞熱點

    2016-07-19 13:02:28
    2016-07-23 09:38:13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