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會上,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嚴一平做精彩主題報告。嚴一平校長認為,這次高考改革有幾個特點:第一,打破以分數(shù)為唯一評價標準,上海提出的綜合素質錄取已經做到了這一點。第二,打破了高中和大學之間的隔閡,現(xiàn)在上海提出來的是專業(yè),盡管現(xiàn)在還有很多問題,但是方向是對的。
嚴一平校長表示,高考改革對生涯規(guī)劃非常重要,這是一個好事情,如果和學生的職業(yè)生涯結合起來可能更好。他介紹到,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整個評價分幾步:
第一,自我診斷過程當中,把生涯規(guī)劃和過程性評價融在一起,引進了一套德國的職業(yè)評價系統(tǒng),這套評價系統(tǒng)被世界500強廣泛使用。
第二,上海推出志愿者服務和職業(yè)體驗相結合。讓學生廣泛接觸各行各業(yè)的精英,讓他們給學生做講座,聘請他們作為人生導師。
在這個評價當中,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做了很多探索,把志愿者服務和生涯體驗整合在一起,從高一開始,但是高二高三可以修整。
談及課程建設,嚴一平校長認為,校長能夠做的只是拓展性和研究性課程,不可能大幅度改革國家課程。在整個課程中國家課程只提創(chuàng)造性設置,根據(jù)學生的狀況優(yōu)化組織,這是老師們的目標。校長能夠做的是校本課程,這個課程決定了學校辦學特色和體會。
從五個方面入手建設課程:
一是思維力。孩子長期應試以后思維力受到影響,接受式思維被大大強化了,發(fā)散性思維、獨立思維比較弱,要強化思維力。
二是民族文化認同,讓高中生浸潤我們的民族文化。
三是動手實踐能力。
四是走向社會、學會生活。
五是藝術修養(yǎng)、文理兼通。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還形成了兩個書院五個中心,書院不分學科、不分年齡,只要學生有興趣。一是博雅書院,喜歡讀書的人聚在一起;二是格致書院,目前的課程是交大自動化系大一課程,人工智能方面,這將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