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燁作(人民圖片)
5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jù)在倫敦發(fā)行、中英本幣互換規(guī)模提高至3500億元、英國明確支持人民幣國際化……隨著習近平主席成功訪英以及201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秋季年會即將召開,人民幣今年能否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近期海內外關注的熱點話題。專家指出,正在快速發(fā)展、質量不斷提升的中國經濟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著強大支撐,無論今年“入籃”與否,人民幣都將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扮演更為關鍵的角色。
英國表態(tài)支持“入籃”
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世界第四大支付貨幣,跨境結算覆蓋的國家和地區(qū)超過200個……如果把所有的貨幣比作一個班級,那么人民幣的表現(xiàn)可謂“名列前茅”。
面對“優(yōu)異成績”的人民幣,倫敦金融城市長葉雅倫表示,金融城本身外匯交易量占全球比重高達40%。要維護這一市場份額,就必須高度關注崛起中的國際貨幣;如果金融城沒有牢牢把握人民幣的快速崛起這一趨勢,其市場份額將會被稀釋。葉雅倫說,倫敦金融城期待人民幣能夠在未來成為最主要的交易貨幣之一。
在很多專家看來,這種認可與中國相關改革的扎實推進密不可分。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夏斌日前撰文指出,“滬港通”、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境內外合格投資者的開放、放寬境外金融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市場、外匯交易時間延長以便于對接歐美市場等很多事實,都表明了中國在匯率與資本管理改革上的堅定。
“支持人民幣在滿足現(xiàn)有標準的前提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輪特別提款權審查中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在此前發(fā)布的中英聯(lián)合宣言中,英方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態(tài)度十分明確。
經濟基本面并未改變
貨幣地位高不高,母國經濟很重要。今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長略低于7%,這是否會影響到人民幣的國際化呢?
上海市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過去中國經濟增速高但發(fā)展方式相對粗放,如今增速雖有下降而發(fā)展質量卻不斷上升,因此分析其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時亦不能搞“一刀切”,應從長期、短期兩個層次加以分析。
“從長期來看,6.9%的GDP增速仍然高于世界上很多國家,即使我們是6%甚至5%的增速,依然能夠保持發(fā)展速度上的相對優(yōu)勢,人民幣國際化就會獲得較強支撐。從短期來看,如果勞動密集型等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下降過快,就會沖擊出口,這對于人民幣國際化是不利的。因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wěn)增長措施,對沖了人民幣貶值的壓力!敝苡罘治。
不容忽視的是,下行壓力這枚硬幣的“另一面”其實就是新增長點的生成,人民幣國際化亦正在從中國經濟的新機體中獲得能量。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