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9,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国产在线 永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爆门事件

<ol id="3acob"><nobr id="3acob"><kbd id="3acob"></kbd></nobr></ol>

  • 
    
    <sup id="3acob"></sup>

  • <sup id="3acob"></sup>
  • 首頁 > 財經 > 理財生活 > 正文

    “黃金大坑”之黃金能避險嗎?

    文章來源:搜狐理財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6-09-13 08:19:43

      2016年9月9日,全球風險資產遭遇“黑色星期五”,納斯達克大跌2.5%,為3個月最大單日跌幅,布倫特原油大跌4.2%,為2個月最大單日跌幅。風險指標代表VIX指數(shù)上升40%至17.5,為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最高值。

      全球風險資產一片恐慌,投資者應該怎么辦呢?估計大家的第一反應是:買黃金避險!但我們看看黃金的走勢:9月9日COMEX黃金大跌0.7%,COMEX白銀大跌2.8%,為一個月以來最大跌幅。

      避險資產沒有避險作用,小伙伴們都驚呆了!事實上,2008年以來,黃金早已不再是所謂“避險資產”,相反,黃金與原油等風險資產走勢高度趨同。黃金與原油相似,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只有兩個:一是對全球特別是美聯(lián)儲的貨幣寬松預期,二是美元指數(shù)。

      需要提及的是,2016年以來黃金的大幅上漲與上半年熱炒的“滯脹”風馬牛不相及,在我們關于黃金的上一篇專題文章《“黃金大坑”之一:“滯脹保值”不靠譜,請遠離“黃金大坑”!》(鄧海清,陳曦)中已經詳細論述。

      此次風險和避險資產共同調整,與市場對全球央行預期變化有關。全球央行收緊的險是黃金等“避險資產”無法規(guī)避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9月加不加息沒那么重要,關鍵看12月以及更長時間。換句話說,即使美聯(lián)儲9月不加息,“黃金是坑”的結論仍然不會變。

      黃金還是“避險資產”嗎?

      黃金自古以來就是全球通用的避險資產,俗話說得好:“盛世藏古董,亂世買黃金”。黃金之所以能夠充當避險資產、經久不衰,主要因為黃金能橫跨國家、縱跨朝代,是不折不扣的硬通貨。其他資產無論是古董,還是貨幣,只要換一個國家、換一個朝代,可能由于偏好的變化、法幣的變化,導致一文不值。

      到了現(xiàn)代,黃金延續(xù)了其避險屬性。除伊拉克戰(zhàn)爭之外,絕大多數(shù)戰(zhàn)爭時期黃金價格均出現(xiàn)了上漲。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前期和后期、2011年歐債危機等時期,黃金價格也出現(xiàn)了明顯上漲。

      根據前面的描述,黃金確實有避險屬性,但避險情緒是黃金的根本決定因素嗎?最簡單的反例是,避險情緒的代表指標VIX指數(shù)與黃金價格的相關性幾乎為零。也就是說,除了幾次重大的風險事件特例之外,黃金價格與避險情緒并無什么關聯(lián)。

    圖1 黃金與VIX指數(shù)幾乎沒有相關性 

      更有意思的是,2008年以來,黃金與原油的走勢高度趨同。2009-2011年,黃金與原油一同上漲;2012-2015年,黃金與原油異同下跌;2016年以來,黃金與原油一同上漲。

    圖2 黃金與原油同漲同跌 

      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代表,為何會與“風險資產”的代表原油走勢趨同呢?答案是,兩者趨勢的決定因素是相同的,都取決于貨幣寬松程度和美元指數(shù)。其中,貨幣寬松程度與長期實際利率基本等價,即貨幣寬松程度越高,長期實際利率越低。

      2009-2011年,全球央行大放水,貨幣寬松導致黃金和原油均大漲;2012-2015年,美聯(lián)儲與歐央行貨幣政策分化,美聯(lián)儲開始退出QE、加息,而歐央行走入負利率,美元指數(shù)走強,導致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和原油大跌;2016年以來,美聯(lián)儲加息強硬態(tài)度調整,美聯(lián)儲貨幣寬松預期增強,導致美元指數(shù)走弱,長期利率和美元指數(shù)共同導致黃金和原油上漲。

      再回到前面的風險事件,全球央行的慣例是,一旦出現(xiàn)風險,應對措施都是放水,因此,對于風險事件,除“避險→黃金漲”這一簡單邏輯外,還存在一個更重要的邏輯:“避險→貨幣寬松→黃金漲”。

      換句話說,黃金能避的險是什么?對于全球央行貨幣寬松的險,黃金確實能避;但是對于全球央行緊縮的險,黃金避不了。

      對于此次全球風險資產大跌,正是由于全球央行貨幣政策拐點預期導致的,市場對全球央行共同放水的預期開始轉變?yōu)槿蜓胄泄餐站o,這種險黃金是避不了的,所謂“避險資產”會與“風險資產”一同下跌。

      全球央行貨幣政策拐點?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貨幣寬松是全球“保增長”的最主要武器。不同渠道統(tǒng)計略有差異,但基本結論相近:2008年至2016年全球央行降息次數(shù)超過660次,平均每3個交易日降息1次。

      除降息頻率創(chuàng)有史以來最高之外,貨幣寬松的方式更是花樣百出。量化寬松(QE)早已不再是日本的專利,美國、歐盟、英國等國先后實施了量化寬松;安倍晉三上臺之后,量化寬松的創(chuàng)始國日本更是將QE發(fā)展成QQE;“負利率”也由經濟學的假想情境進入現(xiàn)實,瑞典、瑞士、丹麥、歐元區(qū)、日本等國先后實行負利率。

      全球央行的一致放水,導致了市場對貨幣寬松的“依賴癥”,同時導致了三個嚴重的后果:1、資產價格上漲或泡沫,2、杠桿率不降反升,3、貧富分化加劇和“反全球化”思潮興起。

      資產價格上漲或泡沫:盡管全球經濟比金融危機前差遠了,但是全球股市已經普遍超過了金融危機之前,債市的全球性擁擠交易就更嚴重了。

      杠桿率不降反升:在國內外一致指責中國高杠桿的同時,我們看看美國是什么情況。不要用M2/GDP這種奇怪的存量/流量指標,我們用最簡單的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來看,美國國家和企業(yè)資產負債率均超過金融危機前,美國全部企業(yè)的整體資產負債率更是超過100%,意味著美國所有企業(yè)整體上看已經破產。

      貧富分化加劇和“反全球化”思潮興起:貨幣寬松導致金融資產價格上升,且金融資產的上升幅度遠高于工資增速。從數(shù)據上看,美國高收入家庭收入增速高,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速低,金融危機之后低收入家庭增速幾乎為零。貧富分化的加劇,直接導致全球政治和外交不穩(wěn)定,這是“反全球化”和“孤立主義”興起的根本原因。

     圖3 美國國家和企業(yè)杠桿率

      最麻煩的是,貨幣寬松已經到了盡頭,因為負利率是有限的。即使貨幣寬松用到現(xiàn)在這種程度,全球經濟增長仍然疲弱,反而出現(xiàn)了資產價格泡沫和高杠桿率,這為下一次危機埋下了伏筆。

      2008年危機可以用貨幣寬松應對,在貨幣寬松已經到了極限的今天,下一次危機該怎么辦?

      這可能是全球央行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全球央行可能需要接受全球經濟低增長的現(xiàn)實,減少貨幣政策寬松力度,為下一次危機預留空間。

      在G20杭州峰會上,對于貨幣寬松進行有意弱化,強調財政政策,突出結構性改革,這也是唯一的正確方向。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產生全球央行貨幣政策方向調整的預期也就不奇怪了。

      美國9月加不加息重要嗎?

      9月9日全球風險大跌,但是看美國利率期貨對于美聯(lián)儲加息的預期,9月加息概率僅為24%。經過美聯(lián)儲多位高官鷹派言論之后,市場仍然不認為美國9月會加息,主要因為美國8月的PMI和非農太差了。8月美國制造業(yè)和非制造業(yè)PMI分別下降3個點和4個點至49.4和51.4,非制造業(yè)PMI更是創(chuàng)2年來最低值。非農數(shù)據方面,8月非農僅為15萬,遠低于市場預期。

      近兩年,美國的數(shù)據一直是時好時壞,即使8月數(shù)據太差導致9月不加息,但這重要嗎?我們認為,更需要關注的是12月。如果9-11月數(shù)據能夠證明美國經濟不是差的離譜,那么12月的加息才是最可怕的。

      根據美國利率期貨的數(shù)據,目前市場對美聯(lián)儲12月加息至少一次的預期已經達到60%,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達到三個月以來最高。即使美聯(lián)儲9月不加息,只要美聯(lián)儲在12月加息,則足以證明美聯(lián)儲的收緊意圖,對于全球風險資產和無風險資產的壓力都將空前巨大。

      盡管市場對于美國12月加息的預期在增強,但是若美國12月真的加息,仍然是超市場預期的,包括黃金在內的避險資產和其他風險資產將一同大跌。這是因為,市場對于美聯(lián)儲12月不加息的預期仍然有40%,美聯(lián)儲真的加息將超出這40%的預測,這將極大的影響各類資產價格。

      正如前面所述,黃金能避的是貨幣寬松的險,而對于貨幣緊縮的險黃金將毫無避險作用,如果美聯(lián)儲能夠在12月加息驗證貨幣政策拐點,則黃金的大跌難以避免。

      另一方面,如果美聯(lián)儲在12月加息,對于美元指數(shù)也可能會產生影響,美元指數(shù)走強也利空黃金。之所以說是可能,是因為美元指數(shù)不僅取決于美聯(lián)儲,也取決于歐央行。如果全球央行轉向是共識,即在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收緊的同時,歐央行也釋放貨幣政策轉向信號,包括減少QE規(guī)模、承諾負利率不再下調等等,則美元指數(shù)將難以走強。

      在美、歐央行共同收緊、美元指數(shù)橫盤的情況下,黃金依然會下跌。這是因為,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收緊的不僅僅是美聯(lián)儲,還加上了歐央行,全球的加權利率長期預期會上調,對黃金的利空程度不比美元指數(shù)上行小。

      對于黃金來講,唯一的機會是:市場暴跌倒逼美聯(lián)儲不敢加息,只要全球央行按兵不動,黃金以及風險資產就將獲得共同的勝利。如果由于加息預期,導致資本市場表現(xiàn)太差,甚至傳導至房地產和實體經濟,進而導致美聯(lián)儲擔憂“加息導致危機爆發(fā)”,則美聯(lián)儲可能被逼在寬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或者至少長期按兵不動。這與博弈論中的“懦夫博弈”相似,在央行與市場兩者博弈中,市場只有逼迫央行成為懦夫,才能避免出現(xiàn)央行緊縮、市場暴跌的局面。

      全球央行面臨的兩難困境是全球央行自己造成的。這就像過度溺愛孩子的媽媽,孩子即使提出再不合理的要求,媽媽也必須滿足,否則孩子就會大哭大鬧。

      全球資本市場就像那個無理取鬧的孩子,既然指望孩子很快長大變成熟是不可能的,那么全球央媽的教育方式是否該變一變了呢?

    money.sohu.com true 搜狐理財 http://money.sohu.com/20160912/n468248696.shtml report 5416 2016年9月9日,全球風險資產遭遇“黑色星期五”,納斯達克大跌2.5%,為3個月最大單日跌幅,布倫特原油大跌4.2%,為2個月最大單日跌幅。風險指標代表VIX
    (責任編輯:譚玉慶 UFO56)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