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對于一個企業(yè)的成長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這個過程就像從呀呀學步的幼兒走向風華正茂的青年,需要經(jīng)歷風雨的考驗。
15年前,馬云剛剛帶領(lǐng)18個人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在杭州成立阿里巴巴集團一年有余,他沒有想到,綜合素質(zhì)自認為在水平線下的他能有今天的成功。
回想走過的日子,馬云講述了他的幸運和對商人看法的改變——15年前,他心里面看不起商人,如今,他為了商人的身份而驕傲。柳傳志則講述了自己心中不變準則——為股東負責,為員工負責,為社會負責。王健林則多了幾分感慨,他說,除了自己企業(yè)的奮斗和自身的努力,還是要感謝國家改革開放給萬達提供了機會和平臺。同時,他還感謝了朋友和商家的支持。
在央視財經(jīng)頻道《對話》欄目15周年的節(jié)目現(xiàn)場,馬云用“如履薄冰”來形容過去15年的從商經(jīng)歷,也講述了他作為商人的驕傲和自豪。
其實我這個人沒這個習慣去思考回憶昨天的事情,我這個腦袋比較小,所以不斷的提醒自己,這里的東西要格式化。因為不能記得太多,腦袋小,所以我記得不多,所以我永遠去花時間去考慮未來的15年、20年、30年該怎么發(fā)展,如果一定要讓我說過去的15年的話,我自己這么覺得我不是做得最好,但毫無疑問,我們這些人是最幸運的。
在過去的15年,我最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自己的無論是顏值也好,能力也好,學識背景也好,家庭背景也好,如果作為平均值的話,我應該在負2,低于水平線。但是如果不管我多么的努力,我最多能夠做到正3或者正4。但今天很幸運我可能超過了正5、正6。多出來的兩三分其實不屬于我,我也在問自己到底會哪來那么多福氣,怎么會走到今天。
過去的15年,每天應該是如履薄冰,非常艱難,別人看到的是你成功的一面,但別人肯定不會看到我們犯錯誤、沮喪、倒霉的一天。在座所有的企業(yè)家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付出的跟我們得到的一定是我們得到的看起來比較多,但是我們付出的其實也非常之多。
15年之前,我剛創(chuàng)業(yè)之前是個老師,心里面看不起商人,因為商人唯利是圖,就是做點買賣,賺點錢而已。
從商15年,我覺得我以我作為商人而感到驕傲。我從沒想到商人可以為社會做這么多事情,可以擔當那么多,可以創(chuàng)造那么多的價值。所以15年,我本來以為自己只干不了超過10年,但是我堅持了15年,但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夠堅持多少年。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感恩這個時代,感恩中國,感恩互聯(lián)網(wǎng),感恩我所有的團隊。我相信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沒有這個時代,沒有中國的開放,中國的改革,沒有我的團隊,我肯定走不到今天?赡芙裉鞛橹惯在正2、正3之間,不管我多努力。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