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9,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国产在线 永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爆门事件

<ol id="3acob"><nobr id="3acob"><kbd id="3acob"></kbd></nobr></ol>

  • 
    
    <sup id="3acob"></sup>

  • <sup id="3acob"></sup>
  • 首頁 > 財經(jīng) > 創(chuàng)富故事 > 正文

    何裕華:用23年救活塔山 一張牛皮席年銷1個億

    文章來源:商界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6-07-21 17:52:22

    渠道為王

    由于消費者對牛皮涼席的認知度偏低,因而前期何裕華主要靠三種方式推廣:上門推銷、大型活動會議推介和進駐商場。

    可是,渠道為王的年代,其它效果都微乎其微,只有贏得終端才是致命一招。如果沒有終端,營銷就成了無本之木,無論什么樣的產(chǎn)品和服務都無法實現(xiàn)再循環(huán)。

    塔山牛皮涼席一上市,就選擇進入新世紀、重百,不出所料地成為最緊俏的商品之一。并以重慶為據(jù)點,用地毯式搜索的方式開拓市場,將觸角伸向武漢、南京、杭州、上海,乃至全國。

    他像一條搏命的鯰魚,出現(xiàn)在每一個有盈利機會的城市里。

    走南闖北跑市場,在他身上發(fā)生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他親自扛著牛皮席上火車,相當不方便,列車員往往不允許他上火車。記得1996年,在去武漢的火車上,一個很漂亮的女列車員看他扛著一個大麻布口袋,懷疑他是賊,死死盯著他,大聲說:“查票!”他渾身上下一陣翻找,終于找到了。經(jīng)過好長時間的解釋,方才讓他上車。

    每到一個城市,只要到了大商場都會拿牛皮席給人家看。去杭州推銷的時候,有一回,跑完商場已是下午3點,但火辣辣的太陽還是當頭照,他扛著牛皮席去杭州靈隱寺游玩,因為把他肩扛的牛皮席誤認為是高香,引起游客的好奇,引起好多人圍觀。

    頂著“高大上”廠長的頭銜,何裕華的實際工作卻和廠里的其他推銷員沒什么區(qū)別。企業(yè)百廢待興,他得靠自己的能力去推銷,風里來雨里去,多年的時間里,他休息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

    令人欣慰的是,他的事業(yè)正欣欣向榮地成長起來,就好像作家余華在很多年后的一部小說《兄弟》中寫到的,“他們像野草一樣被腳步踩了又踩,被車輪輾了又輾,可是仍然生機勃勃地成長起來了。”

    1997年,塔山皮革廠更名為重慶隆發(fā)皮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到2003年,通過6年努力,塔山牛皮涼席基本站穩(wěn)腳跟。

    2003年到2007年,塔山牛皮涼席進入快速增長的時期,每年的增長率能達到50%。到了2007年,工廠年銷量達到3萬床。去年,塔山牛皮涼席的銷量達到6萬床,比2007年增長一倍,銷售收入則達到1個個億。

    在這個小眾市場,塔山占據(jù)重慶90%以上的市場份額,占據(jù)全國最少50%的市場份額,成為名副其實的行業(yè)冠軍。

    “商業(yè)是一個用結果檢驗過程的冒險游戲,我們必須更長久地活下去。那些沒有消滅你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強壯。”

    回憶起最艱難的那段時光,何裕華如是總結。報告。工人們8點來工廠溜一圈,10點的時候,工人們早已散去,隨便在大院里扔個手榴彈也炸不死人。

    更糟糕的是財政問題。當時皮革廠虧空了300萬。換在北京,如果一天看三場故事片電影(1元/場),夠看3043年了。

    他走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工人開工資,還是以私人的名義借來的5萬元。

    “時間和數(shù)字是冷酷無情的,像兩條鞭子,懸在我們的背上。”何裕華借用當時風靡一時的小說《喬廠長上任記》里的話來說。

    盡管他以身作則,將國有企業(yè)當作自己的企業(yè)去經(jīng)營。但由于塔山皮革廠的產(chǎn)品缺乏核心競爭力,資不抵債,下游廠家需求不旺,企業(yè)在過后的三年,并沒有轉危為安。

    1992年到1994年,塔山經(jīng)歷了最煎熬的三年困難期,何裕華隨之也步入人生的低谷。他甚至想過放棄。

    94年底,他秘密地籌劃著一場“散伙飯”。當時,從朝天門乘船到三峽游玩的船票是30元,何裕華用工會剩下的為數(shù)不多的資金,召集40多名員工集體去游玩一圈,打算回去就宣布破產(chǎn)。

    站在三峽岸邊,何裕華一支接一支地抽著悶煙,心事重重,對秀麗山川、大好河山置若罔聞。“難道真的熬不過去了嗎?”他自言自語地嘀咕著,很不心甘。

    三峽歸來,原先計劃好的宣告破產(chǎn)的想法沒有發(fā)生,何裕華堅持了下來。只不過企業(yè)日日危如卵累。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一日,他去逛街,偶然間在重百百貨看見平鋪在床上展示的牛皮涼席,做工很粗,價格不菲,一床就要賣400元,萌生做牛皮席的念頭。

    當然,決策不能靠拍腦袋,他分析:“雖然有一些小廠開始生產(chǎn)牛皮席,但數(shù)量上寥寥無幾,而且做工粗糙,價格昂貴,只能說小荷才露尖尖角。當時牛皮席市場幾乎一片空白,沒有真正有知名度的產(chǎn)品,更沒有真正形成的品牌,缺乏真正的領導者。”

    “長江一帶盤踞著三大火爐城市,即使100個家庭中只有1家買,市場也不可估量啊!”他掂量著,喜出望外。牛皮席顯然歸于小眾市場,卻是一塊令人垂涎的大蛋糕。

    他的想法很快傳到某些高管的耳邊。有些高管提出異議,甚至反對:“干了十多年的豬皮,現(xiàn)要做牛皮,既無資金,也無技術。何況牛皮產(chǎn)品價格這么昂貴,賣不出去怎么辦?”有人擔心,“別打不到狐貍惹一身騷。”

    何裕華的回答是:“事在人為,路在人走,業(yè)在人創(chuàng)。不變革,只能等死。”

    1995年,塔山人自己制作、設計的牛皮涼席正式投產(chǎn)。

    唯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他要做的是一款經(jīng)得起任何挑剔的完美產(chǎn)品:

    首先,塔山牛皮席全部選用重慶三峽庫區(qū),生長6年—8年以上的水牛的頭層皮為原料,其毛孔粗大,纖維松散;其次,對于每一張牛皮涼席,都最少需20天以上、50多道工序的不斷打磨才能完工。

    研發(fā)期間,何裕華與工人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經(jīng)常一天只休息1個小時,從早上5點開始,一直搞到凌晨三四點,以至于有些工人,即使站著,只要眼睛一閉都能睡著。“從廠房到我家步行最多20分鐘,但我都一個多月沒時間回家。”他回憶道。

    死磕產(chǎn)品換來的是,塔山牛皮涼席既具有透氣、散熱、吸汗、防潮的功能,確保用戶360°健康睡眠,還有調養(yǎng)風濕病、空調病等功能,儼然成為“保健型涼席”。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